迷蒙寂历渺愁予,幽谷无人萧以疏。
安得一舟维此际,卜居渔父傲三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题潇湘烟雨图二首》中的第二首。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潇湘风光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追求。
我们来看第一句:“迷蒙寂历渺愁予。”这四句诗以“迷蒙”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深远的氛围。这里的“寂历”指的是寂静寥落的景象,而“渺愁予”则表达了诗人内心无尽的忧愁与迷茫。诗人站在这幅潇湘烟雨的画面前,似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不知该如何面对这如诗如画的美景。
我们看第二句:“幽谷无人萧以疏。”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谷景象,没有行人,只有风吹过树叶发出的声音,显得格外清幽。这里的“萧以疏”形容山谷中的风声悠扬、空灵,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我们来分析第三句:“安得一舟维此际,卜居渔父傲三闾。”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能找到一叶扁舟,在这片烟雨蒙蒙的山水间悠然自得地生活。然而,诗人并未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是通过“卜居”这个动作,暗示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和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同时,他还提到了“三闾”,这是屈原的故乡,也是诗人心中的圣地。他希望自己能够像屈原一样,在这片土地上找到心灵的归宿。
我们来赏析整首诗。这首诗以潇湘烟雨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从“迷蒙寂历渺愁予”到“幽谷无人萧以疏”,再到“安得一舟维此际,卜居渔父傲三闾”,诗人的情感经历了从迷茫到豁达的过程。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很大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