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见繁花乱客愁,东风寂寞古龙州。
故园稚子无消息,坐对寒江月满楼。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在元夕之夜,于柳州看到梅花而怀念其子苏过的诗句。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注释
- 癸丑:农历年份,表示具体的日期。
- 元夕:元宵节,中国传统节日。
- 柳州:地名,今属广西,苏轼曾谪居于此。
- 泽儿:苏轼的字,这里代指苏轼的儿子。
- 繁花:盛开的花朵。
- 乱客愁:形容因繁花而引起的客居之愁。
- 古龙州:指历史上的柳州地区,古代称为“龙城”。
- 故园稚子无消息:旧地(故乡)的孩子没有消息。
- 寒江月满楼:寒冷的江面上月光映照在高楼之上。
译文
在癸丑年的元宵节,我在柳州观赏到满园的花海,心中却突然涌起深深的思乡之情。那年春天的东风,似乎也在寂寞地吹拂着,让人感到孤独。在这陌生的环境中,我想起了远方的故乡,那里的小孩儿们现在是否平安无事?我只能静静地坐在楼上,望着窗外的江景,让明亮的月光洒满每一个角落。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在异乡他乡的孤寂与思念之情。首联“忽见繁花乱客愁,东风寂寞古龙州”描绘了一幅繁花似锦的景象,然而美景背后却隐藏着作者的孤独感。他看到眼前的繁花,引发了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这种情感的流露,既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也体现了他对家人的深深牵挂。
颔联“故园稚子无消息,坐对寒江月满楼”进一步展现了他的孤独和无助。他在异乡无法得知故乡的消息,只能孤单地坐着,面对着清冷的江水和明亮的月光。这种场景不仅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抒发诗人的情感,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孤独和思念,表达了对家乡和家人的深深眷恋。同时,诗人巧妙地利用自然景物作为载体,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有情感表达,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