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新月半垂钩,黯黯浮霾已度秋。
良夜呵云观五岳,短槎横汉系孤舟。
清声到耳松犹舞,瑞霭填空翠未收。
光景不须嗟岁暮,好春花柳又前头。
【注释】
①可:指诗人的朋友,彭时可。
②黯黯浮霾已度秋——黯淡的云气消散,秋天已经过去。
③五岳:指华山、泰山、衡山、嵩山、恒山,五座大山的总称。
④短槎(chá)横汉系孤舟——短木船横在天河上系着一只孤舟。槎:木筏。
⑤清声到耳松犹舞——清幽的声音传进耳朵里,听者仍如听清歌般起舞。
⑥瑞霭填空翠未收——祥云弥漫,青山依旧郁郁葱葱,翠色尚未收起。
⑦好春花柳又前头——春天的花柳景色更美好,更令人喜爱。
⑧光景(jǐng guāng):光景、时光。
⑨嗟(jiē):叹息。
【赏析】
《和彭时可》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诗。此诗以“景”为题,写诗人对友人寄来的一帧新月画的喜爱之情,抒发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积极向上、奋发向上的豪情壮志。全诗四句,意境清新明快,语言朴素自然。
首句“一日新月半垂钩”,用“新月”比喻自己的心境。诗人把新月比作“钩”,形象地描绘出月亮初生时的形状。接着诗人以“黯黯浮霾已度秋”来描写自己的心情,意思是说,阴霾已经散去,秋天也已经过去。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珍惜和对生活的热爱。然后诗人写到夜晚观五岳,短木船横在天河上系着一只孤舟,清幽的声音传进耳朵里,听者仍如听清歌般起舞,祥云弥漫,青山依旧郁郁葱葱,翠色尚未收起。最后两句,诗人以“好春花柳又前头”来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整首诗通过描写月光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