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梧影映樵云,去住同天路未分。
黄阁星晨犹听履,碧山猿鹤暂随群。
古贤中路嗟荒莽,活水源头遏放奔。
未奏箫韶偕俗韵,且捶土鼓荐南薰。

【解析】

“樵翁归山联赠偕伦白山”:樵夫,这里泛指隐士。樵翁,隐士的自称。“归”,归来之意。归隐山林,是很多志士仁人追求的理想生活。“联赠”即互相赠送。“偕伦”即同辈、同类之人。“白山”,即太白山,在今陕西宝鸡市南。此诗写于隐居太白山时。

“朝阳梧影映樵云,去住同天路未分”:早晨,阳光照进梧桐树的阴影里,映照着樵夫的行踪,他与苍茫的山林融为一体,去或留似乎已没有界限了。“朝阳”,指早晨的太阳。“梧影”,梧桐的影子。“映樵云”,意谓樵夫的身影倒映在苍翠的梧桐树叶上。“同天路”:指天地间的道路。“未分”:没有区别。

“黄阁星晨犹听履”:黄色的宫室,明亮的星星,还在听着鞋底踩踏的声音。“黄阁”,指皇宫中的殿堂。古代称帝王居住的地方为“黄阁”。李白常以仙侣自居,自称“黄鹤仙人”、“黄粱美梦”等,这里说“尚听履”,也含有自我期许之意。“星晨”,指明亮的星星和晨曦。“犹”,还。“听履”,听到脚下的脚步声。

“碧山猿鹤暂随群”:青翠的山峦中,猿猴和仙鹤暂时跟随在群中。“碧山”,青翠的山。“猿鹤”,指猿猴和神仙。“随群”,跟随群鸟。

“古贤中路嗟荒莽”:古时的贤者,在人生道路上感到寂寞而感叹荒凉。“中路”,中途。“荒莽”,荒凉、荒芜。“嗟”,叹息。

“活水源头遏放奔”:清澈的水,从源头活生生地向下游奔流而去。“活水”:清澈流动的水。“源头”,水的发源地。“遏”,阻止。“放奔”,任其奔流。

“未奏箫韶偕俗韵”:还未演奏出美妙的乐曲,就与世俗合拍。“奏箫韶”,指演奏《箫韶》。《箫韶》,相传舜帝时乐官夔所制的音乐,有“箫韶九成”之称。“谐俗韵”,与世俗之音相和谐。

“且捶土鼓荐南薰”:暂且敲着土鼓,向南方吹送熏风。“土鼓”,用土坯做的鼓。“荐”,呈献。“南薰”,指南方的暖风。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太白山时写的一首酬答诗。全诗语言清新明快,意境开阔雄浑。诗人以樵夫归山为题,寄寓了作者的人生理想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樵夫归隐途中的景象,突出表现了隐士归隐后的生活状态。“朝阳”“梧影”“樵云”“黄阁”“星晨”等意象,都富有象征意义,表达了作者超脱尘世、追求高洁理想的心境。诗人以樵夫自况,表达了自己的隐逸情怀。

中间两句写隐者虽身处深山大林之中,但仍然心系天下,关注世事。这种胸怀壮志而又超然物外的情态,令人感佩不已。

诗的后四句抒发了隐者归隐后的心情。“古贤”三句赞美了古贤们那种与世隔绝、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想要效仿他们的意愿。

尾联写隐者虽然远离了世俗,但仍然想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心意。这既是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理解。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结合具体的语句内容进行分析评价。同时,要注意答题时先指出用了哪些手法,然后分析为什么这样写(或有什么效果),最后点出运用该手法(或写出了诗的什么样的内容),并指出它如何更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或者深化了主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