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眼浮沤见此台,岭南风致自天开。
何人两屐松根到,千载孤舟梦里来。
枕石老龙三月睡,高冈鸣凤几时回。
数株松插崔嵬顶,添片白云添个巍。
【注释】
入眼:进入视线,指眼前。浮沤:水波。台:山巅的亭台。
岭南:今广东一带。风致:风物、景色。天开:自然生成。
何人两屐(jī):谁在松根上踩过。屐:木底的鞋。
千载孤舟梦:形容梦中的船是千年前所乘之舟。
枕石:依傍石头。老龙:指山中古树。三月睡:春天三月,山中树木发新芽,似沉睡不醒。
几时回:何时才能醒来。
崔嵬(kuīwéi)顶:高耸的山峰。插:长出。
添片白云添个巍:像添上了一片云彩,使山峰显得更加雄伟。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水的诗作。诗人以“小金山”为题,通过对岭南地区名胜小金山的描写和对周围环境的描绘,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抒发了诗人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情怀。
首句“入眼浮沤见此台”,用拟人的手法把小金山比作水面上的浮泡,仿佛是诗人眼前的一座高台。这一句既写出了小金山的地理位置优越,又为后面的描写打下了基础。
第二句“岭南风致自天开”,是对小金山周围环境的描述。这里所说的“风致”,是指山水风光,而“自天开”则表示这种风光是天然形成、无法人为改变的。这一句话不仅赞美了小金山周围的自然风光,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三句“何人两屐松根到”,是对过去人们来此游玩的描写。这句诗中的“何人”指的是谁,“松根”则是山中生长的松树根部。诗人在这里通过询问谁曾经来到过小金山,暗示着这片土地的历史和文化。而“两屐”则形象地描绘出了古代文人墨客游山玩水的风采。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通过描绘小金山周围的各种景物,进一步展示了这里的美景。其中,“枕石老龙三月睡”这一比喻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小金山附近的古树。这些树木如同老人一样在春天三月沉睡未醒,给人一种岁月悠长的感觉。
最后两句“高冈鸣凤几时回”,则是对小金山附近山冈上的凤凰鸣叫的情景进行了描述。这句诗中的“高冈”指的是山岗,而“鸣凤”则是凤凰的一种叫声。诗人通过描绘凤凰鸣叫的场景,表达了他对这个地方的热爱和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小金山的自然风光,又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中还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注:原答案中“小金山”应改为“南海小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