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消烦暑涤尘襟,昏雾那堪十日阴。
骤洒犹将书喜雨,奔倾旋复赋愁霖。
冯夷欲洗佳兵气,闾左翻怀及溺心。
为问霁云无处所,青畦已没碧茸深。

【注释】:

苦雨:久雨。

欲消烦暑涤尘襟,昏雾那堪十日阴:想把烦闷和暑气洗去,却遇上连续十天的阴雨。

骤洒犹将书喜雨,奔倾旋复赋愁霖:急风暴雨中仍想写一首《喜雨》的诗,狂风吹来又写下《愁霖》的诗篇。

冯夷(fèn yí):神话中的水神名冯夷。

闾左:泛指百姓。

佳兵:美酒。

青畦(qī)已没碧茸深:雨水淹没了绿色的菜畦,使绿草更显翠绿。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久雨天气的感慨。首联“欲消烦暑涤尘襟,昏雾那堪十日阴”写久雨之苦;颔联“骤洒犹将书喜雨,奔倾旋复赋愁霖。”写久雨之忧;颈联“冯夷欲洗佳兵气,闾左翻怀及溺心”写久雨对民生的影响;尾联“为问霁云无处所,青畦已没碧茸深。”写久雨之后的情景。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风格平易而含蓄,不事雕琢,有民歌之风。

诗的前两句写久雨之苦。“欲消烦暑涤尘襟,昏雾那堪十日阴。”久雨天热难熬,人们希望降雨以解暑气,但连日阴云密布,竟连一点雨水也没有。“昏雾”点出天色昏暗,连雨意也看不到。“那堪”是“怎能忍受”之意,说明久雨使人不堪其苦。

第三联写久雨之忧。“骤洒犹将书喜雨,奔倾旋复赋愁霖。”诗人看到急风暴雨,仍然想写一首《喜雨》的诗。但是狂风暴雨一来,又写下《愁霖》的诗篇。这一句是说风雨交加,喜怒无常,使人无所适从。

第四联写久雨对民生的影响。“冯夷欲洗佳兵气,阊左翻怀及溺心。”冯夷是古代传说中的水神,这里用他来比喻大雨,想要洗净一切不好的气息。但是洪水淹死了不少人,老百姓心中充满了悲痛,就像人在水中溺水一样。

第五联写久雨过后的情景。“为问霁云何处所?青畦已没碧茸深。”久雨之后,云开了,太阳出来了。可是,田间被淹的庄稼已经不见了,只剩下一片片青葱的草。这是久雨过后的景象。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它把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久雨的强烈感情。“霁云何处所?青畦已没碧茸深。”意思是问久雨何时才能结束?田间的水已经退去了,只剩下青翠的草地。这两句既写出了久雨带来的灾害,也写出了久雨之后的美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