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陶潜宅,偏于秋色宜。
才当八月节,已值菊花时。
嫩蕊人犹讶,轻香蝶未知。
霜华浑不染,任尔自含姿。
【注释】陶潜:指东晋诗人陶渊明,因他常以菊自喻。《诗经.七月》中有“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句。这里说陶潜的宅院在秋天特别宜人,所以陶渊明就在这里隐居。八月节:指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菊花:这里泛指各种秋菊。蕊:花蕊。讶:惊讶。蝶:蝴蝶。霜华:秋霜。含姿:含有美丽的姿态。
【赏析】这是一首咏菊的小诗,描写了作者陶渊明的居所及其所处的环境,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归隐田园的思想感情。全诗语言朴实,意境优美,富有诗意,是唐代田园诗中的佳作。
首联“可是陶潜宅,偏于秋色宜。”起笔点明题旨,说明陶潜的家室之所以适宜,是因为秋色的缘故,而秋色之宜,正为陶家所有。一语双关,既写出了陶潜的家境之美,又道出了陶潜的高洁品格。
颔联“才当八月节,已值菊花时。”承上启下,写陶渊明的居处。八月节,即中秋佳节,正值菊花盛开的时候。这两句诗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才”、“已”二字,把时间与空间巧妙结合,表现出陶渊明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颈联“嫩蕊人犹讶,轻香蝶未知。”诗人进一步描写了陶渊明的家室环境,以及陶渊明本人的品性。诗人通过对菊花生长环境和特性的描述,展现了陶渊明高洁的情操、淡泊名利、不慕荣利的品质。
尾联“霜华浑不染,任尔自含姿。”诗人以“霜华”比喻秋菊的清雅高洁,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敬佩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出自己追求自由、超脱俗世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