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入南荒暑未清,乍闻雨雹拂阶声。
岂缘阴协征先见,漫拟阳愆气积成。
抛掷疑从蜥蜴吐,坚凝不让水晶明。
为祥可以熙宁岁,豫告番戎指日平。
【解析】
此诗首句“秋入南荒暑未清”,点明时间、地点。次句“乍闻雨雹拂阶声”交代了听到的雨雹的声音,“乍”“拂”字写出了突然听到雨雹声时的感觉。第三句“岂缘阴协征先见”写诗人因看到天象而预感到有战事将发生。这一句中“阴”“阳”指天上的阴晴现象和地上的阳气。第四句“漫拟阳愆气积成”是说天气异常,是因为阳气积聚造成的。“漫拟”是随意猜测的意思。第五句“抛掷疑从蜥蜴吐,坚凝不让水晶明”是说雨雹像蜥蜴一样抛出来,又像水晶一样坚硬明亮。“掷”是抛掷的意思,“坚”即坚硬、坚强。第六句“为祥可以熙宁岁”,诗人认为这样的天气预示着和平安宁。“祥”即吉祥之意,“熙宁”即太平。最后两句“豫告番戎指日平”意思是提前告知番人,平定叛乱的日子就在眼前。“豫告”,提前告知。
【答案】
译文:秋天到来南荒暑气还没退去,忽然听到雨雹击打阶檐的声音。难道是阴气和阳气协合征兆先见,胡乱猜测阳气积聚形成气候。它抛掷出来像是蜥蜴吐出东西,坚固不屈却比水晶还要明亮。这样好的气象预示着太平年月,提前通告番兵指日可望平定叛乱。注释:“南荒”即南方边远之地,泛指边远荒凉之地。“暑未清”意为暑气还未消退;“阴协”即阴阳谐和,阴阳相合;“征先见”指征象预示;“冥凝”即凝结,凝聚;“水晶明”形容雨雹晶莹剔透。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诗的前二句描写的是作者在南方边远之地,暑气还未消尽之时,忽听雨雹击打阶檐之声。后四句则运用想象和夸张手法,描绘了一幅奇特的自然现象图——雨雹飞坠,似蜥蜴之吐,如水晶之坚凝,且坚凝得足以使叛乱之人望风披靡、不敢轻举妄动。诗末两句,则以“熙宁岁”指代国家太平,预祝国家早日实现大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