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风刮地起黄沙,三月长安不见花。
却忆故乡风景好,樱桃初熟正还家。
【注释】
①发:出发。白河:指白水,在今陕西渭南县东南。长安:即古都长安,今西安。②却:一作“还”。③家:一作“花”。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旅途怀乡之情的诗。首句是说胡风吹起,地动天惊,黄沙漫天,遮天蔽日,使长安城三月不见春花;二句是说此时身在白水,怀念故乡,想到家乡正是樱桃初熟的季节,可望眼欲穿。
全诗以夸张手法描写了旅途上所见的风沙,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胡风刮地起黄沙,三月长安不见花。
却忆故乡风景好,樱桃初熟正还家。
【注释】
①发:出发。白河:指白水,在今陕西渭南县东南。长安:即古都长安,今西安。②却:一作“还”。③家:一作“花”。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旅途怀乡之情的诗。首句是说胡风吹起,地动天惊,黄沙漫天,遮天蔽日,使长安城三月不见春花;二句是说此时身在白水,怀念故乡,想到家乡正是樱桃初熟的季节,可望眼欲穿。
全诗以夸张手法描写了旅途上所见的风沙,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注释】 吴:指苏州一带。杼轴:织机。哀:叹息。饶:多。椰帆:用椰子树的叶子做的船篷,泛指船上的帆。又见:又看见。 【赏析】 此诗是诗人任上与苏州百姓同甘共苦的生活写照。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苏州百姓的关心,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句“自是吴分有岁灾”是说,这是苏州地区常有的灾害。“自是”是“总是”的意思,“吴”是苏州的别称,“分”是“总是”、“经常”的意思。“岁灾”即年年遭受灾害。
诗句:海上腥擅不可闻,东郊杀气日氤氲。 译文:海上腥膻的气味让人无法忍受,东郊弥漫着战争的杀气。 注释:腥擅 - 腥膻的气味;氤氲 - 弥漫。这句诗描述了海上由于战乱带来的恶浊气氛,以及战场上东郊的紧张氛围。使君自有金汤固- “使君”,即地方官员,这里指代诗人自己;“金汤固”指的是坚固的城池或防线。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所在的地方有足够的防御能力的信心。忍使吾民饵贼军-
【注释】 上:皇上。赐六馆诸生宝钞:赐给六馆中的学生们以钱财。启明与:启明,这里指启事,即启事官;予,我。见分数楮:分给启事官一些钱钞。万乘:帝王的车驾,借指皇帝。临:临幸。雍:指太学。拜素王:祭奠孔子。素王:古代对孔子的尊称。自怜不与:不与,不参与,这里指自己不能参加。桥门:指孔庙的大门。隔岁:隔一年。来分邻女光:指自己不能分得女儿的光(比喻不能享受某种待遇)。 【赏析】
【注释】 ①“海上”:指长江下游及东南沿海一带。②“纪事”:记叙。③“家家”:处处,到处。④“舟”:船。⑤“团聚”:聚集在一起。⑥“淮阴”:地名,今江苏淮安市。⑦“市井”:街巷集市。⑧“韩信”:汉初大将。⑨“揶揄”:嘲笑。⑩“笑未休”:讥笑不止。 【译文】 到处的人家都买船,想留下来团聚保卫家乡。 淮阴的小市民对韩信轻侮,举起手来嘲笑不止。 【赏析】
【注释】海上纪事十四首:指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的《海上纪事》十四篇。 二百年来只养兵,不教一骑出围城。——二百年来:自唐末五代以来;只养兵:只为养兵而征伐,而不为民众做点实事。 不教一骑出围城:即“不教一骑出关”,指清朝统治者不关心人民疾苦,只知养兵。 民兵杀尽州官走,又下民间点壮丁。——民兵:指农民武装;州官:地方官员;点壮丁:征召壮丁入伍当兵;又下民间点壮丁:指清军在镇压起义时
诗句:海岛蛮夷亦爱琛,使君何苦遁逃深。 译文:这些海岛的蛮夷也喜爱珍宝,您何必躲得远远地? 关键词解释与赏析: 1. 海岛蛮夷:指古代中国沿海地区的少数民族,他们与中央政权保持着一定的联系和交流。 2. 琛:指珍贵的物品或人才。 3. 使君:古代对地方长官的尊称。 4. 遁逃深:逃避到偏远或难以被发现的地方。 5. 全身策:指保全自己,不受伤害的策略或方法。 6. 床头一万金
任公血战一生馀,莲碧花桥村坞虚。 义士刘平能代死,吴门今不数专诸。 【注释】 - 任公:指历史上著名的武将任城王,此代指任有光。 - 莲碧:地名,可能位于今天的江苏南通地区。 - 花桥:地名,可能与莲碧相近。 - 村坞:乡村和田园。 - 义士刘平:指的是一位为国捐躯的勇士。 - 专诸:古代传说中的刺客名。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归有光所作《海上纪事十四首》之七
【注释】 纪事:记事,写史。 文武衣冠:文武服饰,指朝廷中的文武官吏和官员家属。 轻身:不怕牺牲。 任公:指任城王道玄,任城王是南朝宋武帝的孙子,封为任城王。他以勇敢著称,曾率军大败北魏大军,因功被封为开府仪同三司、南兖州刺史。 谁人:哪个。 黄金注:金饰的马具,形容马匹贵重。 青騧(hóng):青色骏马。 沪渎:上海古称。东汉时设沪渎县,属会稽郡。今上海松江市一带是其治所。 【赏析】
落日孤城战尚赊,遥瞻楚幕有栖鸦。 将军真肯分甘苦,士卒何人敢恋家! 这首诗出自明朝文学家归有光的《颂任公四首 其三》。此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述了一幅战争背景下的将士生活画面,展现了将士们在战争中的坚韧与牺牲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认识。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析: 1. 落日孤城战尚赊: - 落日孤城:描述的是夕阳下,孤独的城池,暗示着战事的结束或即将结束
注释: 海上纪事十四首 其五:在海上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大盗睢盱满国中,伊川久已化为戎。 大盗横行,睢盱满国中,指倭寇侵扰我国沿海地区。伊川久已化为戎,伊川即伊犁,指清朝时期,由于民族矛盾和领土纠纷,伊犁地区长期处于战乱之中。 生民膏血供豺虎,莫怪夷兵烧海红。 生民膏血供豺虎,指我国百姓为抗击倭寇而付出的巨大代价。莫怪夷兵烧海红,指那些侵略者烧杀抢掠的行为。 赏析:
【解析】 此诗前两句为第一联,描写了一幅白河日景画卷;后两句为第二联,抒发诗人归乡的渴望之情。“初发”点明时间,“白河”即黄河。黄河在此处是泛指,不是实指。黄河之水滔滔东流,直奔天津,然后与大海相连,气势磅礴。“我欲乘舟从此去”写诗人要乘船顺流而下,直向家乡驶去,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答案】 译文: 黄河之水滔滔东流,直奔天津和海洋相接。 想借船儿顺流直下,明日便到家乡。 赏析:
李廉甫宪副书斋小酌 青灯夜雨十年前,今日书斋各黯然。 不是故人无旧话,凄凉只说楚江边。 注释: 青灯夜雨十年前:指作者十年前的某个时间点,夜晚下着细雨,只有一盏青灯。 今日书斋各黯淡:指如今的作者和李廉甫的书斋都显得黯淡。 不是故人无旧话:指不是因为没有故人而无法谈论旧日的往事。 凄凉只说楚江边:指因为悲伤而只能谈论楚江边的景色。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诗
注释: 1. 血战鲸波日奏肤,东南处处望来苏:意思是说在海上与敌人战斗,鲜血染红了海面,但东南方向处处都是盼望着胜利的消息。 2. 画工不解忧勤意,却作南溟全胜图:意思是说画家不理解人民的忧虑和辛勤劳动,却画出了一幅南太平洋上的胜利的图画。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周冕送别任别驾时所写的赠别诗。诗中通过描绘海上战斗的场景,表达了人民对胜利的渴望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
注释: - 自天津来至此已过一月去阙日远怆然有作:自从从天津来到这里,已经过了一个月,离开京城的日子越来越远,心中充满悲痛。 - 漳水悠悠向北流,征人日夜驾南州:漳河水缓缓向北流淌,出征的人们日夜不停地驾驶着船只向南行驶。 - 行来忽尽三千里,又下扬州望越州:行进中突然感到已经走了三千里,又下了扬州望向越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从天津来到此地,经过长时间的航行,已经走了很长的距离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赏析。首先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隆庆二年朝京师南还与宣平俞宜黄武进陆太学同舟赠绝句一首”,第一二句是说诗人在隆庆二年春天,奉旨出使朝鲜,归途中与宣平、黄武、陆太学等同船相送,结伴而行。“初识”指初次相识。“龚、黄”即龚自珍、黄宗羲。“倾盖寻参李、郭舟”,意思是说他们互相推重,如同古代名士王戎和乐广一样。“李
注释:羡慕您的家在风景秀丽的下浦,百里青山如画,景色宜人。 自种湖田供伏腊,万竿修竹满床书。 译文:自己种植湖泊田地以供应冬夏两季的食物,万竿修长的竹子布满了整个房间,如同书卷一样。 赏析:这首诗是赞美陆太学家的住所和生活品质。首句“羡君家在下浦居”表达了对陆太学家居住环境的羡慕之情,陆太学家住在风景秀丽的下浦,百里青山如画。第二句“百里青山入具区”进一步描绘了下浦的美丽景色,青山连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