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悲歌叹陈迹,霜乌怨啼霜叶赤。
明朝送客过钟陵,西望茫茫五湖白。
【注释】
姑苏台:在今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古称吴地为姑苏,故址在今江苏苏州西南。陈迹:指姑苏台的遗迹。慷慨:心情激昂、悲壮。
霜乌:即乌鸦。怨啼:哀鸣。霜叶:指秋天的叶子。
明朝:明天。钟陵:即金陵(南京),古称钟山。五湖:指长江中下游五个大湖的总称。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送别朋友时登高远望所触发的感慨之情。首句“赋得姑苏台其二”是点题,表明这是第二首诗。“慷慨悲歌叹陈迹”,这一句是说,面对着荒废了的姑苏台,不禁发出悲壮的歌声,慨叹着历史的变迁。“霜乌”句是说,乌鸦也因秋霜而哀鸣。“明朝送客过钟陵”,意思是明天将要送别的朋友要经过钟陵。钟陵是地名,位于今江苏南京。“西望茫茫五湖白”,意思是站在姑苏台上向西方望去,只见浩茫的太湖水面上一片白色。“五湖”指洞庭湖、鄱阳湖、青草湖、丹阳湖和巢湖。“白”字,形容湖水的颜色,也表现了送别之人的心情。
此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当时李白流寓江夏(今属湖北武昌)。诗人与友人在姑苏台上相会,分手后,又送友赴金陵(钟陵), 登上姑苏台,极目远眺,看到辽阔的太湖上,水色一望无际,十分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