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应元
【诗句释义】 萧飒黄梅雨,荒村薄暮天。 桨声来浦客,帆影带江烟。 蚕屋桑林里,鸡埘麦积边。 剪蔬须得酒,简取涩囊钱。 【译文】 萧瑟的黄梅雨,在荒凉的村庄中飘洒,暮色笼罩着天空。 船桨声从江面传来,帆影随江风轻轻摇曳。 蚕舍、桑林之中,鸡鸣声此起彼伏。 采摘蔬菜,需要美酒相伴;用尽口袋中的钱,也难买得几文。 【赏析】 《雨中客至》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的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色
【诗句释义】: 1. "一间茅屋晓霜清,嗟我怀君白发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寒冷的早晨独自居住在简陋的茅屋中,感叹着自己已经老了。 2. "自拟空郊如绝域,每依孤月到深更":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空旷的郊外独自行走,像是进入了一片无人的土地,而夜晚则常常依靠着月光度过。 3. "檐连野竹停云影,风度乔林独鹤鸣":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茅屋前,看到了连绵的野竹和悬挂在屋檐上的云
【注释】 岩栖:隐居山林。真我愿:真实的愿望。独酌:独自喝酒。斜曛:夕阳的余光。秋霁:秋天天气晴朗。泉声:山泉的声音。谷口:山谷入口。岭头:山岭上。人行:行人经过。叶落:树叶飘落。分:分离,分开。空山:空旷的山。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隐居山林时的即景之作,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第一句“岩栖真我愿”表达了作者隐居山林,追求真我的愿望
诗句释义 1 清晨盥栉罢 - 清晨,洗脸梳发完毕。盥栉是古代的清洁仪式,结束一天的活动之前进行。 2. 偃坐松林杲 - 偃,躺下;杲,明亮。比喻心情舒畅,精神愉悦地躺在松树林中休息。 3. 其上巢白鹤,其下生芝草 - 形容周围环境清幽,有白鹤栖息在树梢,灵芝生长于地面,象征高洁和长生不老。 4. 叶清云欲留 - 树叶清澈透明,仿佛想要留住这清新的空气
【注释】 1. 桓村:地名,在今江西铅山县。 2. 危桥(wēi qiáo):古时桥梁上用木头和石头建造的桥面,称为危桥。 3. 荜门:柴扉。 4. 野芋:一种可食用的野生芋类植物。 5. 桃源:传说中的理想境界,多指世外桃源,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桃树、渔人和溪流、小丘等景致相合。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隐居在江西铅山县时写的。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写了家乡山水之美
诗句释义与赏析 诗中描绘了一幅寒冬的景象,野色苍苍向冬末,朔风如箭肌如割,表现了严酷的自然环境和征行者的艰辛。诗句“纥干冻雀何处飞,贫子凛栗无毛褐”生动地刻画了战乱中的百姓生活,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战争带来的苦难的同情。 译文: 野色苍苍向冬末,朔风如箭肌如割。 纥干冻雀何处飞,贫子凛栗无毛褐。 层冰嵯峨川不流,长河屡日停行舟。 芦苇萧然蔽白屋,谁其居者心怀愁。 曲突无烟饥欲死
【诗句释义】 迢迢疑入武陵溪,不见桃花路亦迷。 屋里青山成独隐,雨中深竹对幽栖。 纵谈今古频挥麈,历览园亭每杖藜。 一宿仙都人世远,更于何地觅丹梯。 【译文】 遥望大雷山,恍若进入武陵溪旁的桃花源,但桃花路已消失,令人迷失。 山中屋舍如翠屏,青山作伴独自隐居;竹林深处,我与雨共处,悠然自得。 我们纵论古今之事,常挥麈尾;每至园林亭台,必杖藜而行。 一夜在仙境般的地方,人世遥远
湖上竹枝词 九月丹枫如锦霞般绚烂,轻舸划过滩涂沙石,留下一路秋意。七十二溪流似织女之线,随路而宿山家。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秋季湖景画卷,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秋日湖面的宁静,以丹枫和流水为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句解读与翻译 1. 寂寞逢秋半,褰衣坐水滨。 - 注释:在秋天的一半时间中感到孤独。 - 译文:秋天一半的时候,我感到孤独,于是我卷起衣服坐在水边。 2. 可怜闲尽日,翻是病宜人。 - 注释:我整天无所事事,这反而让我感觉不适。 - 译文:我整天无所事事,这种感觉反而让人不舒服。 3. 叶落疑疏雨,花开见小春。 - 注释:树叶落下好像在下小雨,而花朵开放则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 译文
【注释】 西郊外:指京城西边的郊野。 林深巢病鹘:指冬天,树林茂密,栖息在巢中的病雁。 霜白见行人:指霜降后,白色的霜花映照在行人身上。 采菊非轻世:指诗人采摘菊花不是为了炫耀自己清高脱俗的品格。 临流莫怅神:指诗人面对流水时没有因世事而感叹不已。 回也意:指孔子的思想。 茅屋不辞贫:指诗人居住的是简陋的茅屋,但他并不以此为忧。 【赏析】 此诗为杜甫晚年所作,反映了他当时穷困潦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