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凤凰来,迤逦千秋只此台。
古庙啼莺空隔叶,深春梧树好谁栽。
影涵城郭云偏锁,地转东南水竟回。
形胜只今还兀兀,高翔寥廓使人猜。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描绘了凤凰台上的景象和历史变迁。

首句“凤凰台上凤凰来”,凤凰台是古代的一座名胜古迹,这里指的是凤凰台。凤凰来象征着吉祥和美好,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二句“迤逦千秋只此台”,描述了凤凰台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它历经千年沧桑,仍然屹立不倒,成为了历史的见证和象征。这里的“迤逦”表示漫长、曲折的意思,表达了凤凰台的历史悠久和辉煌。

第三句“古庙啼莺空隔叶,深春梧树好谁栽”。这句诗描绘了古城庙中鸟儿的叫声和梧桐树的生机。鸟儿在古庙上空飞翔,发出悦耳的鸣叫;梧桐树则生长得茂盛,需要人们精心呵护才能保持其生命力。这里的“隔叶”表示鸟儿在树上栖息,与世隔绝,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而“好谁栽”则表示梧桐树需要人们的精心培育,才能茁壮成长。

第四句“影涵城郭云偏锁,地转东南水竟回”。这句话描述了凤凰台周围的景象和地理位置。影映在城郭上,仿佛被云雾所包围;地势向东南倾斜,使得水流最终回归原位。这里的“影涵”表示影子在地面上投下的影子;“云偏锁”则表示云雾缭绕,遮蔽了天空;“地转东南水竟回”则表示地势的变化和水流的方向。

第五句“形胜只今还兀兀,高翔寥廓使人猜”。这句话表达了对于当前形势的担忧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凤凰台现在虽然依然存在,但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显得有些孤立无援。这里的“形胜”表示形势或优势;“兀兀”则表示孤独、无助;“高翔寥廓使人猜”则表示高处不胜寒,让人感到迷茫和困惑。

赏析:
这首诗以凤凰台为题,通过描绘凤凰台的历史变迁和周边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描写手法,如“凤凰来”、“古庙啼莺空隔叶”等,将凤凰台的美丽景色和历史意义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凤凰台的描述,表达了对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和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