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楼登遍诗脾困,清酒高歌次第催。
树拥空苍齐石壁,江瑶晴绿上琼杯。
老僧诵法鸣钟应,客子乘潮鼓棹回。
归路昏黄人已醉,万家灯火烛三台。

【诗句释义】

危楼登上遍,诗脾困乏,清酒高歌次第催。

树拥空苍齐石壁,江瑶晴绿上琼杯。

老僧诵法鸣钟应,客子乘潮鼓棹回。

归路昏黄人已醉,万家灯火烛三台。

【译文】
在观音阁登览完毕,诗人感到诗兴阑珊,于是举杯清酌,边饮边歌,歌声和酒意相促,渐感心醉。
翠绿色的树叶簇拥着空寂的高远山壁,江水清澈碧绿映衬着晶莹透明的酒杯。
老僧念经声中,僧人敲击的木鱼和寺庙里的钟声相应成趣;游子的船只在潮水推动下划过海湾,回到了岸边。
傍晚时分,天色已暗,回家的路途中,诗人已经沉醉,看到路边的灯光点点,犹如三座灯塔一样明亮。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游览观音阁后,心情愉悦,借酒助兴的场景。首句“危楼登遍诗脾困”,诗人登上高楼,诗歌创作的热情被完全激发出来,仿佛已经忘记了一切烦恼。第二句“清酒高歌次第催”,诗人用清酒来消解旅途的疲惫,用歌声来释放内心的压抑,两者相互作用,使得诗人的心情更加愉悦。第三、四句描绘了诗人眼前的景色:“树拥空苍齐石壁,江瑶晴绿上琼杯。”诗人站在高处,俯瞰周围的景色,树木环绕着山壁,江水清澈碧绿,如同晶莹剔透的酒杯倒映在水中。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平和。第五、六句描绘了游子与僧侣的互动:“老僧诵法鸣钟应,客子乘潮鼓棹回。”诗人看到老僧在诵经,钟声回荡在空中,仿佛回应了他的内心世界。而自己的游子之旅,则是乘着潮水,划着船桨回到岸边。第七、八句描绘了诗人回家路上的情景:“归路昏黄人已醉,万家灯火烛三台。”诗人走在路上,天色渐渐暗淡,他已经有些醉意,看到路边的灯火如同三座灯塔一样明亮。这些细节描写都充满了画面感和情感色彩,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