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霜颅爱乞闲,帝怜材隽暂交还。
丹书旧衍山河誓,玉节重当虎豹关。
恩重两朝陪辇毂,威伸南甸折凶顽。
古来名将传孙子,我欲从君识一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全诗如下:
送怀宁侯孙
不为霜颅爱乞闲,帝怜材隽暂交还。
丹书旧衍山河誓,玉节重当虎豹关。
恩重两朝陪辇毂,威伸南甸折凶顽。
古来名将传孙子,我欲从君识一班。
注释:
- 为:因为
- 霜颅:形容人的白发苍苍,像霜一样。
- 乞闲:请求退隐
- 帝怜材隽:皇帝赏识他的才能和才华。
- 丹书:指用丹砂书写的誓文,这里指用丹砂书写的誓言。
- 玉节:古代的一种官用符节,这里指用玉制的符节。
- 两朝:指唐和后蜀两个朝代。
- 陪辇毂:在皇帝的车驾旁边陪侍。
- 南甸:古代对南方边疆地区的泛称。
- 名将:有名的将军。
- 孙子:指后代的将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写的是王维送别怀宁侯孙的情景。诗人以“不为霜颅爱乞闲,帝怜材隽暂交还”开篇,表达了他对孙的赞赏之情。接着,“丹书旧衍山河誓,玉节重当虎豹关”两句,诗人描绘了孙曾经用丹砂书写誓言,用玉制的符节守护国家边疆的场景,表现了孙的忠诚和勇敢。
在第三联中,“恩重两朝陪辇毂,威伸南甸折凶顽”两句,诗人称赞孙在两个朝代都受到皇帝的恩宠,并且在南州边境地区取得了胜利,平定了凶顽之敌。这里的“威伸南甸”指的是在南方边境地区施展威严,震慑敌人。
“古来名将传孙子,我欲从君识一班”两句,诗人表示自己也想跟随孙学习,认识一代代优秀的将领。这里的“识一班”可以理解为识别一群优秀的人,也可以理解为识别一个有才华的群体。
整首诗通过对孙的描述和赞美,展现了孙的忠诚、勇敢、智慧和才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孙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