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将汉赋解周经,妙用机权系重轻。
自是荆公误谋国,不应移罪郑康成。

【注释】

错:弄错了。汉赋:汉代的一种文学形式,以辞赋为主要体裁,讲究铺叙、比兴和对偶。周经:指《诗经》。机权:权术,计谋。系:牵制。重轻:轻重。自是:自然如此。荆公:王安石。应:应该。移罪:归咎。郑康成:东汉经学家郑玄。

赏析: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用“错”字点明主旨。大意是说,有人把汉代的赋误作《诗经》,用机巧的权谋去衡量事物的轻重。诗人认为这种作法是不正确的。接着三句是作者的议论:“自是荆公误谋国,不应移罪郑康成。”意思是说,这是由于王安石自己弄错了,不能把罪名加在郑玄头上。

郑玄(127~203),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人。三国时期杰出的经学大师和史学家,被尊称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他通晓五经,精于音律,曾校订《周易》、《毛诗》、《三礼》。著有《六艺论》等书。郑玄的学问非常渊博,他不仅精通儒家经典,而且涉猎百家,尤好天文算历,为当时著名的学者。他在整理古代文献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郑玄生活在东汉末年,这是一个政治动荡的时代。当时的朝廷内部斗争激烈,各派势力为了争权夺利,不惜使用各种手段。郑玄作为一位学者,不可能置身事外,也不可能袖手旁观。他深知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不仅要为学术而努力,更要为社会做出贡献。因此,他在学术研究中始终坚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力求真实地还原历史真相。同时,他也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关注社会问题,为百姓着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