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迹昆仑颠,斫烟种琼玉。
经年无一成,榛翳惟朴樕。
仰瞻昊穹上,如飞驶双毂。
茫然若自失,望七已逾六。
胡为混浇尘,昧昧忘止足。
徘徊江浔柳,枯条又盈绿。
栖迹昆仑颠,斫烟种琼玉。
经年无一成,榛翳惟朴樕。
仰瞻昊穹上,如飞驶双毂。
茫然若自失,望七已逾六。
胡为混浇尘,昧昧忘止足。
徘徊江浔柳,枯条又盈绿。
【注释】
有感:即感怀,感慨人生、时运不济的诗篇。
栖迹:栖息;隐居。
昆仑:神话中西王母所居之山。这里泛指高远之处或仙境。
斫(zhuó):砍削。
烟:比喻云气。
琼玉:美玉。
经年:一年的时间。
榛翳(yì):草木丛生貌。
朴樕(wěi):粗大的树。
仰瞻:抬头仰望。
昊穹:苍天,天空。
如飞:好像在飞。
逾:超过。
胡为:为何;干什么。
混浇:混杂污浊。
昧昧:昏昧不清的样子。
忘止足:忘记了知足的意思。
浔(xūn)柳:生长在水边杨柳。
枯条:干枯的枝条。
盈:满。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早期的作品之一,反映了诗人初入社会时的感慨之情。
首句“栖迹昆仑颠”表明了自己志向高远,想要隐居于昆仑山巅。接着以“斫烟种琼玉”表达了自己隐居的决心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暗喻了诗人自己的才华和理想。
第二句“经年无一成”则透露出了诗人的失望和无奈。他长时间隐居却未能有所成就,反而被周围的杂草和树木所覆盖。这既反映了诗人自身的挫折感,也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批判。
第三句“仰瞻昊穹上,如飞驶双毂”则是对前两句的具体写照,通过比喻手法,将诗人的心境比作在天地间翱翔的鸟儿,自由自在地飞翔。同时,“如飞驶双毂”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仿佛随时都可能失去平衡而坠落。
第四句“茫然若自失”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迷茫和困惑,他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是好,陷入了深深的自我迷失之中。而“望七已逾六”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诗人感叹自己已经步入了人生的晚年阶段,但仍然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最后两句“胡为混浇尘,昧昧忘止足”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感慨和批判。他认为当时的社会充满了浑浊和污秽,人们为了名利而纷纷奔波忙碌,忘记了自己应有的知足和满足。这种社会现象让诗人感到痛心疾首,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这种状况的不满和反对。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它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反映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的史诗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