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居月诸,瞬息异咎。
晦明互催,岁其去矣。
彼姝者子,淑培自今。
亹亹是式,式昭德音。
迅迈斯获,匪耽艳慱。
本体载晰,惟用有觉。
理罔内外,触处斯融。
譬彼百川,混合同功。
至人调息,颐神自便。
圣人戒逸,没齿韦编。
末流舛驰,我将焉如。
弗懈厥事,宁乃攸居。
昔丱而髦,忽峨以弁。
垂白无闻,陨涕如霰。
参唯渊卓,孰其端倪。
君子翼翼,亦遐尔思。
维山有崔,或跻其颠。
维水有泚,或浚其源。
缅兹坦途,曷云其止。
毅以致弘,死而后已。

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1. 日居月诸,瞬息异咎。
    (太阳和月亮交替出现,瞬间之间就有不同的命运)
  • “日居月诸”指的是太阳和月亮的交替出现,”异咎”则是指不同的情况和结果。
  1. 晦明互催,岁其去矣。
    (昼夜更替,岁月匆匆流逝)
  • “晦明互催”描述了白天和黑夜交替进行的情景,”岁其去矣”则表达了岁月匆匆,不可挽留的感觉。
  1. 彼姝者子,淑培自今。
    (美丽的女子,从今往后将受到良好的培养)
  • “彼姝者子”指的是美丽的女子,”淑培自今”则表示从现在开始将受到良好的培养。
  1. 亹亹是式,式昭德音。
    (勤奋努力,彰显美德)
  • “亹亹是式”指的是勤奋努力的样子,”式昭德音”则表示努力可以彰显美德的声音。
  1. 迅迈斯获,匪耽艳慱。
    (迅速前进,不沉迷于享乐)
  • “迅迈斯获”指的是迅速前进,”匪耽艳慱”则表示不沉迷于享乐。
  1. 本体载晰,惟用有觉。
    (本质清晰,只有通过观察才能发现)
  • “本体载晰”指的是本质清晰明了,”惟用有觉”则表示只有通过观察才能发现。
  1. 理罔内外,触处斯融。
    (道理存在于内外部,无处不在)
  • “理罔内外”指的是道理存在于内外部,”触处斯融”则表示无处不在。
  1. 譬彼百川,混合同功。
    (比喻像百川汇集一样,各司其职共同完成使命)
  • “譬彼百川”指的是比喻像百川汇集一样,”混合同功”则表示各司其职共同完成使命。
  1. 至人调息,颐神自便。
    (圣人调整呼吸,保养精神以适其便)
  • “至人调息”指的是圣人调整呼吸,”颐神自便”则表示保养精神以适应自己的需求。
  1. 圣人戒逸,没齿韦编。
    (圣人告诫自己不要放纵,终身致力于学习和研究)
  • “圣人戒逸”指的是圣人告诫自己不要放纵,”没齿韦编”则表示终身致力于学习和研究。
  1. 末流舛驰,我将焉如。
    (最后的道路错综复杂,我该如何选择?)
  • “末流舛驰”指的是最后的道路错综复杂,”我将焉如”则表示我该如何选择?
  1. 弗懈厥事,宁乃攸居。
    (不断努力工作,才能安居乐业)
  • “弗懈厥事”指的是不断努力工作,”宁乃攸居”则表示才能安居乐业。
  1. 昔丸而髦,忽峨以弁。
    (年轻时英俊潇洒,后来却因年老而失去了光彩)
  • “昔丸而髦”指的是年轻时英俊潇洒,”忽峨以弁”则表示后来却因年老而失去了光彩。
  1. 垂白无闻,陨涕如霰。
    (年老时默默无闻,眼泪如同雪珠般落下)
  • “垂白无闻”指的是年老时默默无闻,”陨涕如霰”则表示眼泪如同雪珠般落下。
  1. 参唯渊卓,孰其端倪。
    (只有深谋远虑的人,才能看清事情的真相)
  • “参唯渊卓”指的是只有深谋远虑的人,”孰其端倪”则表示谁能看清事情的真相。
  1. 君子翼翼,亦遐尔思。
    (君子谨慎行事,也常常思考问题)
  • “君子翼翼”指的是君子谨慎行事,”亦遐尔思”则表示常常思考问题。
  1. 维山有崔,或跻其颠。
    (有座高山耸立,有人登上山顶)
  • “维山有崔”指的是有座高山耸立,”或跻其颠”则表示有人登上山顶。
  1. 维水有泚,或浚其源。
    (有条大河奔流,有人挖开源头)
  • “维水有泚”指的是有条大河奔流,”或浚其源”则表示有人挖开源头。
  1. 缅兹坦途,曷云其止。
    (漫长的旅程充满艰难险阻,我们何时才能抵达终点?)
  • “缅兹坦途”指的是漫长的旅程充满艰难险阻,”曷云其止”则问我们何时才能抵达终点?
  1. 毅以致弘,死而后已。
    (坚定的意志能够成就伟大的事业,即使牺牲自己也绝不放弃)
  • “毅以致弘”指的是坚定的意志能够成就伟大的事业,”死而后已”则说即使牺牲自己也绝不放弃。

这首诗描绘了人生旅途中的种种经历和感悟,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德和哲学的思考。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启示性,让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