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上花枝覆草塘,亭前流水引源长。
移来湘浦千竿雨,分得濂溪十里香。
吟到碧天明月上,醉眠白石晚风凉。
太平自有无穷乐,不为吹笙杂鼓篁。

诗句释义

  1. 题尘清亭:此诗句表达了诗人在亭子上看到的景色。”题尘清亭”意味着亭子的尘埃被清理干净,显得格外清新明亮。”题”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书写或者是描绘,”尘”指的是尘埃,”清亭”则是指明亮的亭子。整句诗通过描绘亭子上的景色,传达出一种宁静、明亮的氛围。
  2. 亭上花枝覆草塘:这句诗描绘了亭子上方的花枝覆盖了草地和池塘的景象。”亭上花枝覆草塘”形象地描绘了亭子周围的自然景观,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3. 亭前流水引源长:这句诗描述了亭子前的流水从远处引来,源头流淌得非常长。”亭前流水引源长”通过描写流水的流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4. 移来湘浦千竿雨:这句诗将湘浦的美景引入到了亭子之中。”移来湘浦千竿雨”通过描绘湘浦的雨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欣赏之情。
  5. 分得濂溪十里香: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濂溪香气的喜爱。”分得濂溪十里香”通过描述香气的传播,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6. 吟到碧天明月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吟咏中看到明月的情景。”吟到碧天明月上”通过描写明月在碧空中的景象,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7. 醉眠白石晚风凉: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晚风中醉酒入睡的情景。”醉眠白石晚风凉”通过描写白石和晚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享受。
  8. 太平自有无穷乐,不为吹笙杂鼓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太平生活的赞美之情。”太平自有无穷乐,不为吹笙杂鼓篁”通过描述太平生活的美好,传达出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译文
在清明的夜晚,我在亭子上看到了美丽的景色。亭子上方的花枝覆盖了草地和池塘,亭前流淌的流水从远处引来,源头流淌得非常长。我被湘浦的美景吸引,将那里的香气带到了这里。我吟咏着明月,沉醉于晚风之中。在这个太平的时代,我有无尽的快乐,不会因为吹笙和打鼓而分散注意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清风拂面、月明星稀的夜晚,站在亭子上所见到的美景以及内心的感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亭子上的花枝、草地上的草塘、亭前的流水、湘浦的美景等元素一一展现,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月亮、清风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太平生活的追求。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