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欲问参同契,暇日曾过恬澹轩。
羽客相逢应悟道,黄庭诵罢竟忘言。
宾墀苔老稀人迹,仙丈云深绝市喧。
身世飘然如物外,何须更懝访桃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描述了他在恬澹轩与大德观王道士相遇的情景,以及他对道教的理解和感悟。诗中的关键词“参同契”是指《参同契》,这是一部关于道教修炼的书籍。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

  1. 昔年欲问参同契,暇日曾过恬澹轩。(过去我曾想请教《参同契》,闲暇时曾经路过恬澹轩。)
  • “昔年”指的是过去的岁月。
  • “欲问”表示想要询问或寻求答案。
  • “参同契”是一本关于道教修炼的书。
  • “暇日”是指闲暇的时间。
  • “恬澹轩”是一个地名或建筑的名称。
  1. 羽客相逢应悟道,黄庭诵罢竟忘言。(道士遇见我时,我应该能够领会到道教的要义;读完《黄庭经》后,竟然忘了说话。)
  • “羽客”是指道士,他们通常穿着白色的羽毛衣服。
  • “相逢”表示遇到或相见。
  • “应悟道”表示应该能理解或领悟到道教的要义。
  • “黄庭”指的是道家的经典之一《黄庭内景经》。
  • “诵罢”表示读完。
  • “竟忘言”表示忘记了说的话。
  1. 宾墀苔老稀人迹,仙丈云深绝市喧。(庭院里的苔藓已经长满了,很少有人来过这里;神仙般的境界,云雾缭绕,远离了市井的喧嚣。)
  • “宾墀”指的是庭院。
  • “苔老”表示苔藓已经长得很老了。
  • “稀”表示稀少。
  • “人迹”表示人的痕迹或来访的人。
  • “仙丈”是指仙人或神仙。
  • “云深”表示云雾很浓密。
  • “绝市喧”表示远离了市场的喧嚣和繁华。
  1. 身世飘然如物外,何须更懝访桃源。(我的身世像飘浮在物外一样自由,为什么要去寻找桃花源呢?)
  • “身世飘然”表示身世就像飘浮在空中一样自由。
  • “如物外”表示像在物外一样自由。
  • “物外”指的是超越世俗的境界。
  • “何须”表示为什么不需要。
  • “懝(huì)访”是动词,意为去拜访。
  • “桃源”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地方,被认为是理想化的避世之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道教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超然世外生活的向往。通过与道士的相遇和交流,作者认为自己能够领悟到道教的要义,并超越了世俗的纷扰和喧嚣。诗中的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