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檐矗矗枕沧波,势入空青欲荡摩。
赞化却堪旋斗柄,洗兵还可挽银河。
山形薄暮双螺出,野气经春万马过。
王事关心归未得,倚阑东望白云多。
【注释】
西江:指西江楼,在江西南昌。赞化:指唐玄宗天宝初年,李林甫为相,权倾朝野,人称“口含天宪”,世谓之“口蜜腹剑”。旋斗柄:指南朝陈后主叔宝曾命道士何稠作《紫虚皇经》一部,有《玉轴》,用黄金刻成,上有龙文凤书,并有“北斗七星”等字。银河:星名。
【赏析】
此诗咏西江楼。首句写楼的形势。二句写楼的气势。三、四句写楼的作用。五句写楼的功能。六句写楼的环境。末句写楼的情事。全诗写楼,又兼写楼中人的心情。
首句“层檐矗矗枕沧波”,写楼的外形。诗人从楼的外观写起。“矗矗”二字,形容其高耸入云。“枕沧波”三字,写出了其屹立于江湖之间的雄姿。“势入空青欲荡摩”一句,则更突出其凌空挺立之势。
次两句“赞化却堪旋斗柄,洗兵还可挽银河。”,是说西江楼的功用。前一句赞化,即赞颂皇帝的圣明。这一句,暗含着诗人对皇帝的无限忠诚和一片赤诚。后一句洗兵,是指当年李白曾在浔阳楼上饮酒赋诗,自叹:“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后来,他因得罪权贵而被贬谪夜郎,途经浔阳时,便想投江而死,幸得好友司马子微劝阻,才免于一死。这里,诗人借古讽今,暗喻皇帝的圣明,能洗净天下的兵乱,恢复国家的太平局面。这两句,既是对皇帝的赞颂,也是对自己忠心耿耿的表现。
第三句“山形薄暮双螺出,野气经春万马过。”,是说西江楼的环境。诗人以“双螺”“万马”等形象生动的语言,写出了晚秋时节的山形和春日里田野的景象。这一联描写自然景色,既写出了西江楼所在之地的特点,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四句“王事关心归未得,倚栏东望白云多。”,是说诗人自己的处境和心情。诗人虽然忠于皇帝,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回到朝廷任职。现在,他只能站在西江楼上遥望远方,心中充满了无奈和失落之情。这一句,既写出了诗人自己的内心世界,也表达了他对国家的深深忧虑。
这首诗通过对西江楼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对人民、对皇帝的深深关怀和忠诚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