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不被利名牵,人慕高风迈谪仙。
松径昼开教鹤舞,桑林春老看蚕眠。
一生勋业三朝录,千古文章四海传。
愧我同心不同迹,弋山东望思悠然。
正月十九日寄弋阳李少卿三首
注释:
- 功成不被利名牵:功名已就,不被人或名利所牵绊。
- 人慕高风迈谪仙:人们仰慕他的高尚品格,仿佛他超越了谪仙。
- 松径昼开教鹤舞:在松树小径上,白天开放着,教白鹳跳舞。
- 桑林春老看蚕眠:桑树林里,春天老去,看着蚕在睡觉。
- 一生勋业三朝录:他一生的功勋和业绩,被记载在三朝之内。
- 千古文章四海传:他的文章流传千古,被传播到四海。
- 愧我同心不同迹:惭愧我们心有灵犀,却走不同的道路。
- 弋山东望思悠然:站在弋山之东远眺,思绪悠扬。
译文:
功名已成,不为名利所牵;人们羡慕他高尚的品格,仿佛他超越了谪仙。
在松树小径上,白天开放着,教白鹳跳舞。桑树林里,春天老去,看着蚕在睡觉。
他一生的功勋和业绩,被记载在三朝之内。他的文章流传千古,被传播到四海。
惭愧我们心有灵犀,却走不同的道路。站在弋山之东远眺,思绪悠扬。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一位杰出人物的赞美与敬仰之情。诗中“功成不被利名牵”反映了诗人对于成就功名而不受世俗利益牵绊的高度赞赏。紧接着,诗人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这位杰出人物的高尚品质——他的行为如同松树一样坚韧,即使面对诱惑也能坚守初心;他的品格如同白鹳一般纯洁无暇,不受外界干扰。这种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既是对其人格的隐喻,也是对其作品艺术魅力的真实写照。
接下来的四句进一步赞颂了这位人物的卓越贡献。诗人指出,其功勋不仅得到了历史的铭记,更被后世广为传颂。这种评价不仅是对他个人才能的认可,更是对他所作文学作品价值的高度评价。诗人通过对桑林和白鹳的描写,巧妙地将人物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展现了一种和谐统一的境界。
最后两句则转向内心的情感抒发。诗人表达了自己与对方虽有共同之处(心有灵犀),但却因道路不同而产生的遗憾。这既表现了诗人对对方的尊重和钦佩,也揭示了人性中的矛盾性和多样性。最后两句的收束意味深长,引人深思。诗人站在风景如画的弋山之东,眺望远方,似乎在寻找心灵的归宿。这种画面既富有诗意又充满哲理,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