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节平反遵圣谟,远人处处动欢呼。
波吞瘴海穷鳞起,风转炎荒腐草苏。
归路总夸空薏苡,过乡莫待饱莼鲈。
好思南顾忧民切,早献当年郑侠图。
【注释】:
- 持节平反遵圣谟(持节:拿着符节。)
- 远人处处动欢呼(动欢呼:各地的人民都为之欢欣)。
- 波吞瘴海穷鳞起(吞:吞噬;瘴海:南方的炎热潮湿之地。)
- 风转炎荒腐草苏(转:转变,指风力使草木复苏;炎荒:炎热的地方;腐草:干枯的草;苏:苏醒)。
- 归路总夸空薏苡(归路:回家的路上。)
- 过乡莫待饱莼鲈(过乡:路过乡村。)
- 好思南顾忧民切(好思:思念。南顾:向南看,这里代指关心南方事务的人。)
- 早献当年郑侠图(郑侠:唐代画家、诗人,有“诗画双绝”之称。)
【赏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表达了对黄郎中回京的祝愿和对其在广西审刑的功绩的认可。全诗以送别之情为基础,通过描绘黄郎中在广西的工作成绩,表达了诗人对他工作成就的肯定和对其个人品质的赞美。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以及对人民疾苦的关注,展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爱国情怀。
第一句“持节平反遵圣谟”,表达了诗人送别黄郎中时的心情。持节:拿着符节,表示庄重;平反:纠正错误;遵圣谟:遵循圣人的教诲。这句话意味着黄郎中在广西的工作是对圣人教诲的践行和实践。
第二句“远人处处动欢呼”,描述了黄郎中在广西工作时,各地人民都为之欢呼的情景。远人:远方的人们;动欢呼:为之欢呼。这句话表明黄郎中的政绩得到了人民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第三句“波吞瘴海穷鳞起”,描绘了黄郎中在处理瘴气之地时的英明决策。波吞:吞噬;瘴海:南方的炎热潮湿之地;穷鳞起:使鱼群重新活跃起来。这句话表达了黄郎中的智慧和胆识,使得瘴气之地的生物得以复苏,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强盛。
第四句“风转炎荒腐草苏”,表达了黄郎中在治理南方炎热地区时取得的巨大成功。风转:改变风向或天气;炎荒:炎热的地方;腐草苏:让干枯的草得到水分。这句话描绘了黄郎中的智慧和勇气,使得南方炎热地区的草木得以复苏,象征着国家的稳定与和谐。
第五句“归路总夸空薏苡”,表达了黄郎中在返回京城时,人们对他的评价非常高。归路:回家的路;虚薏苡:比喻贤能之人;总夸:普遍赞扬。这句话表明黄郎中在广西的工作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第六句“过乡莫待饱莼鲈”,传达了诗人对黄郎中的祝福和期望。过乡:经过家乡;莫待:不要等待;饱莼鲈:吃上美味的莼菜和鲈鱼。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黄郎中的祝福,希望他在家乡能够得到更好的生活和更高的地位。
最后一句“好思南顾忧民切”,表达了诗人对黄郎中的深深怀念和对其职责感的赞赏。好思:思念;南顾:向南看,这里代指关注南方事务的人;忧民:关心民生。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黄郎中工作的肯定和对其职责的尊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担忧。
整首诗以送别为背景,通过描绘黄郎中在广西的工作业绩和其个人品质,表达了诗人对他的赞美和祝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对社会正义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