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观竞渡倚高楼,冉冉流光又六秋。
为客到今空自感,何人来此可同游。
蒲觞满引终难醉,萧鼓喧闻未破愁。
聊写新诗寄知己,江东云树重回头。

这首诗是李白在公元753年(天宝二年)夏天所作,当时诗人正在江东(今江苏一带)。

第一句“陪观竞渡倚高楼,冉冉流光又六秋。”写的是诗人在江边观看竞渡的情景。竞渡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活动,屈原《九歌》中的《湘夫人》诗:“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就是描写这种活动的。诗人站在高楼上观看竞渡,看到江水滔滔,不禁想起自己曾经被贬为流放的罪人,不禁感到惆怅和悲凉。这句诗中,“流光”一词,既形容江水的流动,也比喻时光的流逝。

第二句“为客到今空自感,何人来此可同游。”写的是诗人自己感慨人生无常,无人共饮。诗人说,自从被贬以来,已经过去了整整六年了。这六年里,他一直在异乡漂泊,没有安定的生活。而那些与他一起喝酒的朋友,都已经离他而去。因此,每当他看到这些景象时,都会感到一种深深的孤独和失落。这句诗中,“空自感”一词,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遗憾,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迷茫。

第三句“蒲觞满引终难醉,萧鼓喧闻未破愁。”写的是诗人饮酒却无法消愁的情景。这里的“蒲觞”是指古代的一种酒杯,用蒲草编制而成。而“萧鼓喧闻”则是指古代的一种乐器,用竹子制作而成。诗人说,虽然他满心欢喜地拿起了酒壶来喝酒,但最后还是无法摆脱心中的忧愁。因为当他听到那喧嚣的声音时,反而更加觉得心情沉重。这句诗中,“终难醉”一词,既表达了诗人对酒精的厌恶,也表达了他对现实的痛苦。

第四句“聊写新诗寄知己,江东云树重回头。”写的是诗人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他说,尽管我身处异地,但是我仍然想念着你。为了表达我的这种感情,我写了一首诗送给你。这首诗中,我用江南的云树象征你的家乡,希望你能够回来。这句诗中,“重回头”一词,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