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荣孙显拜恩殊,耄耋年来万事虚。
卫国空传武公颂,济南间却伏生书。
宝函光锁双龙诰,深院尘封驷马车。
太史文章发潜德,美谈千载播乡闾。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一句
- 子荣孙显:这里指的是郑侍郎的两个儿子,即郑荣和郑显。他们因父亲的恩宠而受到特殊照顾。
- 拜恩殊:意味着他们的官职和地位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这是对他们父亲的一种回报和荣耀。
第二句
- 耄耋年来万事虚:指年岁已高,许多事情已经变得空虚和不再重要。这里的“耄耋”是对高龄的形容,表示年纪很大。
- 万事虚:意味着随着年纪的增长,人们往往觉得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是虚无的,不再那么重要或有意义。
第三句
- 卫国空传武公颂:这里的“卫国”可能是指郑侍郎在卫国(古国名,位于今河南一带)有政绩或者声望。而“武公颂”是赞美卫国国君的颂歌。
- 间却伏生书:表示虽然有人试图称赞他,但最终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可能是因为他的言行引起了争议或其他原因。
第四句
- 宝函光锁双龙诰:指郑侍郎得到的宝贵礼物是一个装满宝物的宝盒,里面藏着一封用黄金包裹的诏书,上面刻有双龙。
- 深院尘封驷马车:描述这个宝箱被深深地埋在一个院子里,尘土覆盖了它,象征着其珍贵和神秘。
第五句
- 太史文章发潜德:这里的“太史”可能是指记录历史、编撰史书的官员。而“文章”则指郑侍郎的文采和德行。
- 发潜德:意味着郑侍郎的文采和德行被后人发掘和赞颂,成为了后世的典范和楷模。
第六句
- 美谈千载播乡闾:描述了郑侍郎的美德被广泛传颂和赞美,流传了很长时间。
- 播乡闾:意味着这些美德被传播到整个乡村和邻里之间,使得更多的人受益,也反映了他的品德对周围人的积极影响。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郑侍郎家族及其子孙的事迹和成就,表达了对其智慧、才能和品德的高度赞扬。通过使用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宝函”、“双龙诰”等,诗人不仅生动地描述了郑侍郎家族的历史和贡献,还强调了其美德和文化价值的重要性。整体而言,诗歌既展现了个人的成就与荣誉,也反映了家族和国家的兴衰更替,以及文化传承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