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组东归春尽时,君恩亲寿两相宜。
谁人直道能全节,我马横奔幸脱羁。
四百峰峦寻旧隐,七千里路费新诗。
自惭未茇甘棠树,敢望渔人去后思。

《滇南奉别》是明代诗人钟渤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全文如下:

解组东归春尽时,君恩亲寿两相宜。
谁人直道能全节,我马横奔幸脱羁。
四百峰峦寻旧隐,七千里路费新诗。
自惭未茇甘棠树,敢望渔人去后思。

我们将逐句翻译这首诗并分析其含义和背景:

  1. 解组东归春尽时:意译为春天结束时,我决定解开官职,东归故乡。这里的“解组”意味着辞去官职或放弃仕途,而“东归春尽时”则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及对即将到来的新生活的期待。

  2. 君恩亲寿两相宜:表示国君的恩惠和自己的寿命都适宜。这里反映了诗人对于君主恩赐的感激之情,以及自己生命状态的满足感。

  3. 谁人直道能全节:意为在正直的道路上,谁能完全保全节操?这是一个关于忠诚与坚持的问题,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坚守原则的决心和信念。

  4. 我马横奔幸脱羁:描述了自己在政治风波中侥幸逃脱的情景。这里的“我马”可能指代自己或他人,而“幸脱羁”则意味着摆脱了束缚,获得了自由。

  5. 四百峰峦寻旧隐:形容诗人寻找曾经隐居的地方,象征着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对自由的向往。

  6. 七千里路费新诗:描绘了长途跋涉中的艰辛和对未来的憧憬。这里的“七千里路”指的是旅途之遥远,而“费新诗”则意味着在旅途中写下新的诗作来记录所见所感。

  7. 自惭未茇甘棠树: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在家乡种植甘棠树的遗憾,暗示着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故土的牵挂。

  8. 敢望渔人去后思:表达了诗人对渔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渔人”可能是指一位朋友或亲人,而“去后思”则表达了对对方离去后的怀念和担忧。

《滇南奉别》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经历的诗歌,也是对那个时代政治环境的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社会的政治氛围和个人命运的交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