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翔云汉,何心众忧喜。
管弦醉兰卮,笳斗悲战垒。
盈缺不自期,二陆从所履。
当此清辉溢,流照山川美。
幽槛伫虚白,素心澹于水。
鸿荒非我先,酬酢巢居子。
云胡北林鹊,惊飞未能已。
援瑟扣清角,怅望扶桑涘。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然后逐句分析,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把握诗的思想情感,同时注意诗歌中常见的手法,比如用典、拟人等。最后再结合题目要求来赏析。

【答案】

第一首:

①“明月”,明亮的月亮;“翔”是飞翔的意思;“翔云汉”即指月在云汉中飞升。“何心”,哪里还顾及什么。②“管弦”,乐器名;这里代指奏乐声。③“醉”字写出了诗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的样子。“兰卮”,一种古代酒器,形似兰叶,故称。此句意谓,自己饮酒作乐,沉醉于这美好的景致之中。④“笳斗”,古代军中乐器,此处指战鼓声;⑤“悲”,哀伤之意,指悲壮的战争场面。⑥“盈缺”,指月亮的圆与缺;“不自期”意思是说它自然运行而不知休止。⑦“二陆”,指谢灵运和鲍照;二人都是南朝著名诗人,此处指他们所经历的艰难困苦。⑧“从所履”,随其所走之路,意谓任其自由发展。⑨“当此”,此时;“清辉”,即月光;“溢”是充满的意思。⑩“流照”,照耀;”山川美”是说月光普照大地,照亮了美丽的山河。⑪“幽槛”,幽静的栏杆;”伫”,站立的意思;”虚白”,空阔无依之状。⑫“素心”,指清高纯洁之心,喻指诗人高尚纯洁的情操;”澹”是淡薄的意思;”水”比喻清澈透明。⑬“鸿荒”,大荒之世,指远古时代。“非我先”,意谓我并非先贤,但心中自有一番豪情壮志。⑭“酬酢”,应酬往来,交往交际;”巢居子”即隐居者,借指那些寄身山林、不问世事的高士。⑮”北林鹊”,北方树林中喜鹊,古人常以鹊为喜兆,此处借指诗人对仕途的失望与感慨。⑯”惊飞”,因惊吓而飞起;”未已”犹言未尽,表示未完的意思。⑰”援瑟”,引弓搭箭欲射;”扣”,敲击之意;”清角”是古代吹奏乐器的一种,泛指音乐。⑱”扶桑”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木或太阳,此处指日出的地方;”涘”,水涯边;”怅望”的意思是远望、眺望。⑲“鸿荒”指远古时代(上古) ,“非我先”意指诗人并不认为自己比古人更有资格谈论世事。⑳“酬酢”意为应酬来往;“巢居子”指那些隐居山野不问世事的人。㉑“云胡”语助词,表惊讶。㉒“北林鹊”,北方树林里喜鹊,古人认为喜鹊鸣叫是吉祥的征兆。㉓“惊飞”,受惊而飞起。

第二首:

①“黄州”是宋代苏轼被贬到黄州后居住的地方,“杂诗”,即杂乱的诗,多写闲适、旷达的情怀。②“明月”,明亮的月亮;“翔”是飞翔的意思;“翔云汉”即指月在云汉中飞升。③“何心”,哪里还顾及什么。④“管弦”,乐器名;这里代指奏乐声。⑤“醉”,醉心于美好的景致之中,沉醉于这美好的景致之中⑥“兰”,兰花的美称;“卮”,古代盛酒的器皿。⑦“管弦醉兰卮”,即沉醉于音乐之美。⑧“愁”是忧愁、悲伤的意思;“笳斗”,指战鼓声;⑨“悲战垒”,指悲壮的战争场面。⑩“盈缺”,指月亮的圆与缺;“不自期”意思是说它自然运行而不知休止。⑪“二陆”,指谢灵运和鲍照;二人都曾做过官,但仕途坎坷,后来都辞官隐居。⑫“从所履”,随其所走之路,意谓任其自由发展。⑬“当此”,此时;“清辉”,即月光;“溢”是充满的意思。⑭“流照”,照耀;”山川美”是说月光普照大地,照亮了美丽的山河。⑮“幽槛”,幽静的栏杆;”伫”,站立的意思;”虚白”,空阔无依之状。⑯“素心”,指清高纯洁之心,喻指诗人高尚纯洁的情操。⑰“澹”,淡薄的意思;”水”比喻清澈透明。⑱“鸿荒,指远古时代(上古) ,“非我先”意指诗人并不认为自己比古人更有资格谈论世事。⑲“酬酢”,应酬来往,交往交际;”巢居子”即隐居者,借指那些寄身山林、不问世事的高士。⑳“北林鹊”,北方树林中喜鹊,古人常以鹊为喜兆,此处借指诗人对仕途的失望与感慨。㉑“惊飞”意谓因惊吓而飞起;”未已”犹言未完,表示未完的意思。㉔“援瑟”,引弓搭箭欲射;”扣”,敲击之意;“清角”是古代吹奏乐器的一种,泛指音乐。㉕“扶桑”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木或太阳,此处指日出的地方; “涘”,水涯边;”怅望”的意思是远望、眺望。㉖“鸿荒”指远古时代(上古), “非我先”意指诗人并不认为自己比古人更有资格谈论世事。㉗“酬酢”意为应酬来往;“巢居子”指那些隐居山野不问世事的人 。㉘“云胡”,语助词,表惊讶。

【答案】

《黄州杂诗二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被谪黄州时所作组诗作品,共二首。《黄州杂诗二首》是一首咏叹自己命运的诗,另一首则描写了作者对于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对人生无常的认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