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绿初归叶,淡红新染花。
寻诗偏感物,在客倍思家。
酌酒爱春色,嚼英分晚霞。
刘郎心独壮,谁恨鬓先华。

《观桃花》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全诗如下:

嫩绿初归叶,淡红新染花。
寻诗偏感物,在客倍思家。
酌酒爱春色,嚼英分晚霞。
刘郎心独壮,谁恨鬓先华。

我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翻译和赏析。

  • 第一句“嫩绿初归叶” - 此句描述桃花的嫩绿叶子,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嫩绿象征着新生和希望,与桃花鲜艳的颜色形成鲜明对比。

  • 第二句“淡红新染花” - 继续描绘桃花的颜色,淡红色给人一种温柔而优雅的感觉。这种色彩的运用增加了诗句的美感,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柔和的情感。

  • 第三句“寻诗偏感物” - 这句表达了诗人在观赏桃花时,因景物触发了某种情感或联想。这里的“偏感物”可能指的是诗人在自然景观中找到了诗歌创作的灵感。

  • 第四句“在客倍思家” - 此句反映了诗人在异乡漂泊时的孤独和思乡之情。通过“在客倍思家”,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家人的牵挂。

  • 第五句“酌酒爱春色” - 这里描述了诗人享受春天美景的情景,用“饮酒赏春”的方式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

  • 第六句“嚼英分晚霞” - “嚼英”通常用于形容品尝美食,这里用来形容品味桃花的美好。同时,“分晚霞”则描绘了夕阳下的美景,增添了诗意。

  • 第七句“刘郎心独壮” - 这句话中的“刘郎”很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表达了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有一种自豪或自信的情感。

  • 第八句“谁恨鬓先华” - 最后一句表达了一种无奈或感慨。诗人感叹自己的年华老去,头发先白了,这可能是对自己青春不再的一种感慨。

《观桃花》通过对桃花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体验。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表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