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月照远臣怀,夜上层楼望泰阶。
堪笑坡翁诗案刻,未应雷焕剑光埋。
遭逢圣世嗟无补,较看吾生信有涯。
坐阅台前双柏树,岁寒风雪漫挤排。

腊月二日待罪私居作二律以自遣

梅花月照远臣怀,夜上层楼望泰阶。

堪笑坡翁诗案刻,未应雷焕剑光埋。

遭逢圣世嗟无补,较看吾生信有涯。

坐阅台前双柏树,岁寒风雪漫挤排。

注释:

  1. 腊月二日待罪私居作二律以自遣:在腊月二日(农历十二月初八)因犯罪被贬职后,居住在自己的家中,用两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境。
  2. 梅花月照远臣怀:指作者身处远方,思念家乡和亲人。
  3. 夜上层楼望泰阶:作者在夜晚登上高楼,眺望远处的台阶。
  4. 堪笑坡翁诗案刻:指诗人自嘲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才能有限,无法像杜甫一样成为诗坛巨匠。
  5. 未应雷焕剑光埋:意为诗人认为自己的才华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未能像雷焕那样在历史长河中留名。
  6. 遭逢圣世嗟无补:指诗人感叹自己身处盛世却无法为国效力,感到无奈。
  7. 较看吾生信有涯:表示诗人认为自己的人生就像江水一样有穷尽,难以长久。
  8. 坐阅台前双柏树,岁寒风雪漫挤排:指诗人在台前观看着两颗柏树,它们经历了岁月的风雨,依然屹立不倒。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人生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在被罢官后,居住在家中时所作。诗中抒发了诗人在逆境中的感慨和无奈。
    首联“梅花月照远臣怀,夜上层楼望泰阶。”描绘了诗人站在楼台上,仰望着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的梅花,内心充满了孤独和哀愁。这一画面既展现了诗人的孤寂之情,又暗示了他内心的坚定和执着。
    颔联“堪笑坡翁诗案刻,未应雷焕剑光埋。”则是诗人对自己的诗歌创作能力进行了自嘲。他认为自己虽然才华横溢,但在历史上却未留下显赫的名声,这与古代诗人如杜甫、雷焕等人的成就相比显得微不足道。这一对比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己能力的失望,也反映了他对于历史评价的无力感。
    颈联“遭逢圣世嗟无补,较看吾生信有涯。”则是诗人对于自身命运的一种感慨。他感叹自己身处一个太平盛世,但却无法为国效力,为国家的繁荣做出贡献。这种无奈和悲哀的情感贯穿全诗,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尾联“坐阅台前双柏树,岁寒风雪漫挤排。”则是诗人对人生的一种深刻理解。他观察到在寒冷的冬天里,那两颗历经岁月沧桑的柏树依然屹立不倒。这种坚韧不屈的精神使他深受启发,并从中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梅花、诗歌、历史人物以及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同时,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也给读者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