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孤鹜倚天隅,楼外秋光若画图。
返照入林明橘柚,朔风吹水冷菰蒲。
门前有客来题凤,江上无人忆脍鲈。
寄谢幽求莫深笑,葛洪期我结丹炉。

徐用济太守来访自山寓于石亭寺值病不及拜之二首

落霞孤鹜倚天隅,楼外秋光若画图。

返照入林明橘柚,朔风吹水冷菰蒲。

门前有客来题凤,江上无人忆脍鲈。

寄谢幽求莫深笑,葛洪期我结丹炉。

注释:

落霞: 傍晚的霞光。孤鹜:孤单的野鸭。

倚:靠着。天隅:天的尽头,这里指天空。

楼外:楼外景色。秋光:秋日的阳光。若画图:如同画卷般美丽。

返照:夕阳的余晖。入:照进。林:树木丛生的地方。明:照亮。橘柚:柑橘和柚子。

朔风:北风、秋风。吹水:把水吹冷。菰蒲:一种植物名。

门前有客:门上有客人题写凤字。来题凤:来在门上题写凤字,即题诗。

江上无人:江面上无人划船。忆脍鲈:回忆家乡的鲙(kuài)鱼。脍:切成细丝的肉或鱼。鲈:一种鱼。

寄谢:感谢。幽求:幽静的寻求者。莫深笑:不要嘲笑自己。

葛洪:人名,东晋道教学者葛洪曾说:“夫为学之道,当先治其内。”

期:希望。结丹炉:炼丹用的炉子,比喻追求长生不老。

赏析:

徐用济是宋代诗人徐俯(1075—约1143)的号,他与苏轼一样,也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这首七绝《徐使君见访自山寓石亭寺得二诗奉答》是他的一首应酬之作,表达了他对友人的问候之情,也体现了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共分为四句,每句都是一个完整的画面,描绘了作者在石亭寺时所看到的美景。

首句“落霞孤鹜倚天隅,楼外秋光若画图”,描绘了落霞、孤鹜、天隅等自然景色,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这里的“落霞”指的是夕阳西下的红霞,象征着晚照;而“孤鹜”则是指孤独的野鸭,象征着诗人的孤独心境。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次句“返照入林明橘柚,朔风吹水冷菰蒲”,则是描绘了夕阳的余晖洒向树林,照亮了橘柚树和菰蒲叶的景象。这句诗通过对夕阳余晖的描述,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气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心中的愁绪。

第三句“门前有客来题凤,江上无人忆脍鲈”,则是描写了诗人在门前看到有客人在墙上题写的诗句。而江上的游船上,没有人在怀念家乡的鲙鱼。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末句“寄谢幽求莫深笑,葛洪期我结丹炉”,则是表达了作者对于友人寄来的书信的感激之情,同时表示自己不会因此而嘲笑自己。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像葛洪一样追求长生不老。这两句诗既是对友人的感谢,也是对自己人生态度的一种肯定。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徐用济高超的诗歌才华。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理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