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都形势此江分,暂阁风帆四望频。
越梦正牵舟上客,吴歌偏快岸旁人。
龙潭有气低连渚,潮水无声暗没津。
闲向老渔谈往事,楼船飞渡已成尘。

【注释】:

仪真(今江苏扬州):古县,在长江北岸。阻风:因大风而停船不进。二首:指《仪真阻风》两首绝句。《杜少陵集》:指杜牧。两都:指长安(今西安)和洛阳。形势:地理形势。此江分:指长江在这里分流。阁:停泊。越梦正牵舟上客:越梦指《吴越春秋》,载伍子胥被吴王赐死的故事。伍子胥曾为吴国的太宰,他忠心耿耿地辅佐吴王勾践,终于打败了强敌楚国,但后来却因受谗言而被赐死。这里指诗人的仕途之路。吴歌:古代吴地方的歌曲。边:近水的地方。龙潭:在仪征东北,有山名龙山,山上有许多洞穴,相传中有龙气出没。有气:有气势。低连渚:形容龙潭的水势。潮水无声暗没津:潮水涨起的声音极小,淹没了渡口。津:渡口。闲向老渔谈往事:向年老的渔夫打听过去的事情。楼船:大船,指战船。飞渡:快速渡江。已成尘:已经变得非常渺小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唐文宗开成三年(西元八三八年)春天写的。当时,诗人在江南一带任官,途中受阻于仪真,写了这两首诗。

第一首写诗人乘船从上游流经仪征,两岸景色十分优美。诗人触景生情,想到当年自己也曾像伍子胥一样,在朝廷中为国尽忠,但最终却落得一个被赐死的悲惨下场。现在诗人又来到了这曾经发生过悲剧的地方,不禁感慨万千。

第二首则描写了诗人听到当地渔民谈论过去的故事后所产生的联想。诗人想到了吴楚大战时,伍子胥曾为吴国立下赫赫战功,但在最后关头却因为受到谗言而遭到不幸。如今,当诗人再次来到这曾经发生过悲剧的地方时,不禁感叹时光荏苒,人事全非。

这两首诗都是借景抒情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深感慨以及对过去的怀念之情。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长江两岸的美丽景色,并通过对比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同时,诗人还善于运用典故,使诗歌更具有深度和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