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岁岁少城隈,人物消沈若浪摧。
花鸟未忘词赋客,江山曾识伯王才。
三更井鬼星辰现,五月岷峨雪水来。
惆怅卧龙招不起,雨声空过读书台。
【注释】
成都 :四川成都市的别称。
即事:眼前的事物,眼前所发生的事。
岁岁:年年,每过一年。
消沈:消沉,颓废。
浪摧:像波浪一般摧毁。
未忘:未曾忘记。
词赋客:写诗作词的人。
王才:指三国时蜀汉的丞相诸葛亮(字孔明)。
井鬼:指传说中的井中鬼。相传有井水能见鬼,故名。
五月岷峨雪水来:五月间从岷山流下的雪水奔泻而下。
惆怅:伤感,惋惜。
卧龙:诸葛亮的号。
雨声空过读书台:杜甫《蜀相》一诗中有“锦官城是荔枝红,新市桥边卖杏花”的句子,这里化用此意。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春。杜甫此时由阆州(今属四川省)移居成都,在浣花溪畔盖起了草堂,并写了大量诗歌抒发他对国势衰微、人民遭难的忧虑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这首诗便是杜甫晚年所作。
首联“春风岁岁少城隈,人物消沈若浪推”。春天里,每年岁岁的少城边总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然而,这热闹的场面也掩不住人们的愁容。因为在这繁华的背后,隐藏着人们深深的忧愁。“消沈”,指颓废、消沉。“若浪摧”,比喻像波浪一样摧毁。这一句是说:尽管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但每个人的内心却如同被波浪冲毁一样,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颔联“花鸟未忘词赋客,江山曾识伯王才”。这里的“词赋客”,是指那些写诗作词的人,而“伯王才”则是暗指诸葛亮。诗人以花鸟为引子,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诸葛亮等英雄豪杰的敬仰之情。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花儿鸟儿都还记得那些曾经写过诗词的人,而那些英雄豪杰们也曾经在这片大地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颈联“三更井鬼星辰现,五月岷峨雪水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深夜时分,井里的鬼影子开始显现;夏天的时候,岷山的雪水也会涌出来。这里的“三更”和“五月”都是指时间上的某个特定时段,用来突出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而“井鬼”和“雪水”则分别代表了阴间的亡灵和自然界的神奇力量。诗人通过这两个意象,表达了他对于生死轮回和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尾联“惆怅卧龙招不起,雨声空过读书台”。这两句诗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我虽然心中充满了惆怅,但却无法召唤起那位伟大的人才,只能让雨声空自地飘过我的读书台。这里的“卧龙”指的是诸葛亮,而“读书台”则是杜甫在成都的住所。诗人用这句话表达了他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命运的无奈和感慨。
整首诗以成都为背景,通过对春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英雄豪杰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表达了自己对生命无常和社会动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