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檀香傍龙图起,华盖星依帝座明。
五位冈陵常介福,万邦葵藿自倾诚。
真同虞舜昭神化,岂独周文有骏声。
献罢琅函偏踊跃,樗驽犹得效干城。
诗句释义:
- 沉檀香傍龙图起,华盖星依帝座明。
- 沉檀香: 指珍贵的木材制成的香料,常用来比喻贵重之物。
- 龙图: 古代用龙形图案装饰的卷轴,象征着尊贵和权力。
- 华盖星: 星宿名,象征帝王之位,这里用来比喻皇帝的权威。
- 五位冈陵常介福,万邦葵藿自倾诚。
- 五位冈陵: 指的是五帝的陵墓,象征帝王的荣耀与威严。
- 介福: 表示受到庇护和祝福。
- 万邦: 指众多的国家或地区。
- 葵藿: 植物名,常用来比喻忠诚的臣子。
- 自倾诚: 表示真诚地表达敬意和忠诚。
- 真同虞舜昭神化,岂独周文有骏声。
- 虞舜: 古代传说中的圣明君主,以仁德著称。
- 昭神化: 形容行为举止具有神奇的魅力。
- 周文: 指周文王,以文治武功著称。
- 献罢琅函偏踊跃,樗栎犹得效干城。
- 琅函: 古代的一种文书匣子,这里借指重要的文件或奏章。
- 献罢: 指奏章完成后呈递给皇帝。
- 樗栎: 一种树名,用作比喻,意指无用或低劣之物。
- 注释:
- “沉檀”与“华盖”均指贵重之物,前者为香料,后者为装饰物,象征高贵地位。
- “五位”与“万邦”分别指代五位古代帝王及其子孙后代以及众多国家,体现了对帝王和国家的敬仰与尊崇。
- “真同虞舜昭神化”与“岂独周文有骏声”通过赞美虞舜与周文王的圣明与才能,表达了诗人对这两位伟大人物的敬仰之情。
- “献罢琅函偏踊跃”中的“献罢”指奏章完成呈递,而“偏踊跃”则描绘了诗人因兴奋或期待而难以平静的心情。
- “樗栎犹得效干城”中的“樗栎”虽为无用之物,但诗人仍然愿意为其效力,表现出不拘小节、勇于担当的精神。
译文:
沉檀之香随风飘动,犹如龙图在天边显现;华盖星辉映照帝座,显得格外明亮耀眼。
五位帝王的陵墓常常庇佑我们,万邦的百姓也总是倾尽全力表达他们的忠诚。
我真心如同虞舜那般神圣显神化,难道只有周文王的才华卓越吗?
献完奏章后我内心激动不已,即使是像樗栎那样的无用之人也能发挥出自己的价值,为守护边疆贡献力量。
赏析:
这首诗是陈吉夫为庆祝万寿圣节而作的表文,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皇帝的深厚感情。首句“沉檀香傍龙图起,华盖星依帝座明”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来描绘皇宫的壮丽与皇帝的尊严,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这种崇高地位的向往和敬畏之情。接下来三句“五位冈陵常介福,万邦葵藿自倾诚”则进一步赞颂了历代帝王的功绩和百姓们的忠心耿耿。
诗中多次使用了对联的形式,如“五位冈陵常介福”与“万邦葵藿自倾诚”,不仅结构工整,而且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精湛的艺术技巧。同时,“献罢琅函偏踊跃”一句中的“献罢”与“偏踊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显示了诗人对奏章完成后的喜悦之情,也反映了他对即将到来的荣誉时刻的紧张与期待。
最后两句“樗栎犹得效干城”展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勇于贡献的精神风貌。尽管自身条件并不出众,但诗人仍愿意为国家尽忠职守,这种精神令人敬佩。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爱国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一篇极具感染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