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无烽燧草无埃,戎虏输诚次第来。
千骑不如单骑力,今人真有古人才。
勒彝端可媲周雅,拜将何烦筑汉台。
镇靖正宜羊叔子,从前边衅咎谁开。
诗句输出:
野无烽燧草无埃,戎虏输诚次第来。
译文输出:
田野上没有烽火,草木之间也看不见尘埃,敌人向我们屈服,诚心诚意地接连不断地来。
注释解释:
- 野无烽燧:田野上没有烽火台。烽燧是古代边防报警的工具,此处用来形容边境的安宁。
- 草无埃:草木之间也没有尘土飞扬的景象,说明战争已经结束,环境得到了恢复。
- 戎虏:指入侵的敌人。
- 输诚:表示诚意投降。
- 次第:依次,逐个。
- 千骑不如单骑力:虽然有一千骑兵,但比不上一个勇士的力量。
- 今人真有古人才:现在的人们真的有很多像古代英雄一样的人才。
- 勒彝:刻有铭文的青铜器,这里比喻有才能的人。
- 周雅:指《诗经》中的《大雅》,是儒家经典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
- 筑汉台:指修建汉高祖刘邦的宫殿,用以比喻治理国家需要有才能的人。《汉书·礼乐志》:“萧何建正朔,作汉官仪;韩信作兵法,张良制律令……汉业于是兴矣。”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苏葵的作品,表达了他对边境和平的欣慰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中通过对边疆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结束后的宁静景象,同时对战争中的英雄人物给予了高度评价。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