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嗟复吁嗟,吁嗟若为情。辙水鲋鱼借勺水,何人欲激西江迎。
吁嗟复吁嗟,吁嗟不停口。枝头黄叶振即落,何人欲倩擎天手。
不如强放吁嗟怀,不如满酌黄金罍。左手拉洪崖,右手招扬回。
不用舞柘枝,不用歌剪梅。铿锵天籁空中来,红螺蘸甲葡萄醅。
一饮一石谁与伍,步兵吏部风皆颓。曲生一剑百累辞,至竟莫若糟邱台。
华山昔日鼾如雷,后来学者吾当魁。屋傍松竹雨惊觉,笑问周公安在哉。
【注释】
吁嗟行:叹息行。叹惜行路艰难。
行:步行,走路。
复(fú):又,再。
情:情意,心情。
辙水鲋鱼借勺水:水车的水舀出来喂水车的鱼。比喻自己的处境和处境中的他人都处于困境中。
西江:指长江。
即:就。
倩(qiàn):希望、祈求。
擎天手:撑天的手指,指帝王的权威力量。
强放:勉强放下。
满酌:把酒倒得满满的。
左手拉洪崖,右手招扬回:左手拿住洪崖,右手举起酒杯招摇着回到宴席上。
柘枝舞:用柘木制作的舞蹈道具。柘木是一种木材。
铿锵(kēngqiāng)天籁(liè):声音如金石相击,非常响亮。形容声音清脆悦耳。天籁:天然的声音。
红螺:红色的螺。一种螺壳呈红色的食物。甲:壳,壳类动物外层的硬保护层。
一石谁与伍:一个人喝酒能喝到多少?
步兵吏部风皆颓:指唐代诗人韦应物曾任滁州刺史时,当地风俗淳厚,百姓安居乐业。
曲生百累辞:指唐代诗人李白曾游历许多地方,写了许多诗歌。
糟邱台:指唐玄宗为宠妃杨玉环建的华清池。
华山:指华山山名。
屋傍松竹雨惊觉:指唐代诗人李商隐曾作诗《夜雨寄北》。
笑问周公安在哉:指唐代诗人韩愈曾经作过《送温处士赴河南军序》,文中写道:“吾闻之:‘有秀才,年二十无喜愠色。’岂其才多而道旁哉?抑亦学不足也?吾不识尔,尔胡不自料?”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的作品。全诗通过咏叹古人,抒发了作者对当时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官场污浊的愤懑不平之情。
首联“吁嗟行”,点明主题,是全篇的总纲。“吁嗟”意为叹息,“吁嗟复吁嗟”,意思是说反复地叹息。“吁嗟若为情”,意思是说叹息什么情感呢?作者以“若为情”三字领起下文,表达了对世途艰险的感叹。“辙水鲋鱼借勺水”,是说连水车里的鱼都借不到水吃。这一句既是说自己的困境,又是暗喻当时社会环境的恶劣;同时,也是以水车为比,表明作者所处的地位低下。“何人欲激西江迎”,“欲”通“虞”,“激”通“企”。“西江”即长江。“欲”字说明不是客观环境逼迫,而是人们主观上想追求某种东西。“何人”即指谁,“欲激西江迎”就是希望借助外力来提升自己的地位。
颔联“枝头黄叶振即落”,“振”即抖动、飘动的意思,是说黄叶落下了。“何人欲倩(qǐ)擎天手”,意思是说谁想要借助帝王的权威力量呢?“擎天手”是说帝王的权柄可以托起天。这里既写出了当时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又表现了人们对这种生活的态度。
颈联“不如强放吁嗟怀,不如满酌黄金罍。”意思是说不如暂且放开自己的哀愁吧,不如痛快地饮下美酒。“左手拉洪崖,右手招扬回”,是写左手持住洪崖,右手举杯招摇着回到宴席上来。这两句是说,既然不能改变现实,那就干脆放下哀愁,尽情地享受眼前的欢乐吧!
尾联“不用舞柘枝,不用歌剪梅。”意思是说不要弹奏柘枝舞曲,也不要唱《折梅》的歌。柘枝舞是古代的一种舞蹈,舞者手持柘木制作的道具,动作优美。这里用来比喻那些沉溺于歌舞升平之中的人。“铿锵天籁空中来,红螺蘸甲葡萄醅”,意思是说,美妙的音乐从天空中传来,醇美的美酒已经斟满了金杯。这两句是写宴会上的情景,既有音乐又有美酒,真是令人陶醉啊!然而这一切并不能改变作者的悲愤心情,他只能无可奈何地饮酒消愁。
全诗语言流畅,结构严谨,富有韵味。它通过对古人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当时的政治腐败、民生凋敝、官场污浊等社会问题的不满和愤怒之情,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