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逸之花归隐人,高标幽致自天真。
严霜冷月见晚节,素香佳色凌清晨。
诗酒门墙堪托迹,王侯池馆岂容身。
春风笑杀千红紫,都向园林学媚人。

【注释】

答爱菊花:回答赞美菊花的诗。

隐逸之花归隐人,高标幽致自天真:隐逸之人,如同菊花一样,超然物外、高洁清雅;其品质和风度是那么自然纯真。

严霜冷月见晚节:严霜凌冽的冷月,映照出菊花在严寒中不屈不挠的节操。

素香佳色凌清晨:洁白清香的菊花色彩,胜过早晨的阳光,显得更加鲜艳动人。

诗酒门墙堪托迹:诗人的诗酒生活,可以作为隐士们寄身的场所。

王侯池馆岂容身:高贵的王侯们的园林,怎能容纳得了自己呢?

春风笑杀千红紫:春风吹过,百花齐放,而那傲岸的菊花,却以它的高洁和香气,使那些娇艳欲滴的花朵都黯然失色了。

都向园林学媚人:所有的花卉都竞相向它(菊花)学习,以求得它的芳姿,争做“媚人”的花卉。

【赏析】

《答爱菊花》是明代唐寅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这是其中的第二首。第一首写菊之高洁,第二首写菊之傲岸不群。全诗用典精当,寓意深刻。

首联“隐逸之花归隐人,高标幽致自天真”,点明此诗所咏之对象为菊花,开篇便交代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并表明了自己与菊花之间的特殊关系——隐士,同时点明了菊花的品性——高尚纯洁、天真无邪。

颔联“严霜冷月见晚节,素香佳色凌清晨”,进一步描绘了菊花在严霜冷月下的坚韧品格以及在清晨时分的素雅芬芳。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将菊花的高远境界与世俗之物进行对照,凸显了菊花的独特魅力。

颈联“诗酒门墙堪托迹,王侯池馆岂容身”,则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赞美之情。他认为,菊花的品格与隐士相同,因此可以在诗酒之中寄托自己的情怀;而那些权贵之人的豪华之地,又岂能容得下他这样的隐士呢?

尾联“春风笑杀千红紫,都向园林学媚人”,则更是将菊花与世俗之物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在这春风和煦、百花盛开的季节里,那些娇艳欲滴的花朵都在争相模仿菊花的傲岸姿态,而唯独菊花保持着自己的本色,不被世俗所迷惑。

这首诗以咏菊起兴,通过对菊花高洁、坚韧等特性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喜爱以及对世俗纷扰的不屑一顾。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