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嗜好异凡庸,种得秋香菊万丛。
绿叶盈盈含玉润,金英灿灿傲霜风。
繁华宁羡桃和李,贞洁惟亲竹与松。
千载屈平堪比迹,啜英端可制衰容。
【注释】
哲人:指品德高尚的人。嗜好异凡庸:爱好不同于一般人。种得秋香菊万丛:秋天时,菊花盛开,香气四溢。绿叶:指的是秋天的菊花叶子。盈盈:满盈的样子。含玉润:指菊花的颜色晶莹剔透,犹如玉石一般。金英灿灿:形容菊花色彩鲜艳夺目。傲霜风:不畏寒冷的霜冻天气。繁华宁羡桃和李:桃花李花虽然美丽,但与菊花相比,仍显得逊色。贞洁惟亲竹与松:竹子和松树的品格高洁,可以与之相比。屈平:屈原,古代楚国诗人。千载:千年之后。堪比迹:可与之相比。啜(chuò)英:采摘花朵。端:正,整。制衰容:用来制作衰老之人的容颜。
【赏析】
此诗赞美了菊花的高洁、坚韧不拔的品质,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之情。
首联“哲人嗜好异凡庸,种得秋香菊万丛”,诗人以哲人喻己,以秋菊喻志,表达了自己追求高洁品质的决心。
颔联“绿叶盈盈含玉润,金英灿灿傲霜风”,描写了秋菊的美丽形态和顽强性格。绿叶盈盈,形容秋菊叶子丰满翠绿;含玉润,指秋菊颜色晶莹剔透,犹如玉石一般;金英灿灿,形容菊花色彩鲜艳夺目;傲霜风,不畏寒冷的霜冻天气。这些词语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秋菊画面,也象征着诗人的高洁品格。
颈联“繁华宁羡桃和李,贞洁惟亲竹与松”,诗人用对比的手法,将桃花、李花与菊花相提并论。他认为,虽然桃花、李花美丽动人,但与菊花相比,仍显得逊色。而竹子和松树的品格高洁,可以与之相比。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之情。
尾联“千载屈平堪比迹,啜英端可制衰容”,诗人以屈原为榜样,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坚守高洁品格,成为千古传颂的楷模。诗人认为,千年以来,屈原堪比高洁的品格,他采摘花朵的行为,正是为了制作衰老之人的容颜。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敬仰之情,也展现了自己的志向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秋菊的描写,赞美了诗人追求高洁品格的决心和勇气。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古人高洁品格的敬仰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