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马闻笳鼓,横行出塞门。
阵云凝陇黑,杀气入边昏。
决策平胡虏,捐生报国恩。
犹惭汉公主,万里嫁乌孙。
《塞上曲》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描绘了边塞地区的荒凉景象和戍边将士的生活,通过对蝉鸣、空桑林、萧关道、芦草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边塞地区的独特风貌。
诗句原文如下:
塞上曲·其一
唐.王昌龄
战马闻笳鼓,横行出塞门。
阵云凝陇黑,杀气入边昏。
决策平胡虏,捐生报国恩。
犹惭汉公主,万里嫁乌孙。
接下来对这首诗词进行逐句释义:
- 战马闻笳鼓:战马听到军中的笳鼓声,表现出它们的战斗欲望和勇猛精神。
- 横行出塞门:战马在广阔的塞门前自由奔驰,显示出它们无畏无惧的态度。
- 阵云凝陇黑:浓密的战云在陇地聚集,使天空显得昏暗,增添了战场的紧张气氛。
- 杀气入边昏:战场上弥漫着杀气,使得整个边疆地带都被笼罩在一片阴沉之中,体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紧张。
- 决策平胡虏:将领们做出了决定,决心平定敌军,收复失地。
- 捐生报国恩:战士们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报答国家的恩情。
- 犹惭汉公主,万里嫁乌孙:虽然英勇战斗,但仍然感到惭愧,因为自己的妻子远嫁他乡,成为了异国之人。
《塞上曲》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边塞战士的英勇与悲壮,以及他们对国家忠诚与牺牲的个人感受。王昌龄以细腻的情感和精湛的语言,将边塞将士的艰苦生活、爱国情怀以及对和平的渴望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也蕴含了深沉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