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士侈言兵,希取印如斗。
积误非一朝,冠至如拉朽。
召募烦中枢,司农劳税亩。
竭粟养骄兵,渐积成敝笱。
卒尔襄阳城,藩封失其守。
城陷鼓声死,日落大旗走。
曾闻赐尚方,三载专征久。
勉死谢三军,徒为军国丑。
嗟彼泄泄人,处堂不思咎。
悲忧草野人,抱膝徒白首。
辛巳三月,寇贼攻破襄阳,杀死襄藩王,过了十天又破洛阳,福藩王战死。两郡居民被屠杀不可胜数。
文士侈言兵,希望得到印章像斗那样大小。
积误非一朝,冠至如拉朽。
召募烦中枢,司农劳税亩。
竭粟养骄兵,渐积成敝笱。
卒尔襄阳城,藩封失其守。
城陷鼓声死,日落大旗走。
曾闻赐尚方,三载专征久。
勉死谢三军,徒为军国丑。
嗟彼泄泄人,处堂不思咎。
悲忧草野人,抱膝徒白首。
注释:
- 辛巳:指辛巳年,即1071年。
- 寇贼:指入侵的敌寇。
- 襄樊:指古地名,今属湖北。
- 藩王:古代封建时代封给地方的爵位或封号,这里代指地方长官。
- 日落大旗走:形容败退时军队溃散,大旗随风飘扬的样子。
- 曾闻赐尚方:听说朝廷曾赏赐过尚方。尚方是古代一种官署,掌管铸钱、刻印等事务。
- 三载专征久:三年中多次出征,长期在外。
- 处堂不思咎:处在厅堂之上却不思考过错。
- 抱膝:抱着膝盖坐着。
赏析:
此诗描绘了北宋时期边疆战争的惨烈情景。首四句点明战事的起因和经过;中间六句描述了战乱带给民众的痛苦与混乱;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中受苦民众的同情以及对战争后果的哀叹。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