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愿人少,百草无停春。
遇物辄生叹,终非葛天民。
胡为乡与土,颦笑厌我真。
草草百年内,相逢几醉人。
何如玄洲子,金玉同灰尘。
怡情在山水,天地爱其贫。

【注释】

山居答徐巢友:我住在深山里,写了一首诗给你。

造化:自然的造化,大自然的安排。

百草无停春:指万物生长不息。

遇物辄生叹:每次遇到事物,总是叹息。

葛天民:相传古代帝王尧、舜、禹都曾做过葛天氏,是上古时代的贤君。这里以之借指诗人的理想人物。

乡与土:指隐居山林的隐士。

颦笑厌我真:颦笑,皱眉和笑。厌真,讨厌真实。

玄洲子:指传说中的仙人。《列仙传》载有“玄洲子”,即仙人。

金玉同灰尘:金玉俱焚。比喻珍贵的东西被毁灭,连金属和玉石也化为灰尘。

怡情:心情愉悦。

山水:自然风光,这里指隐居生活。

天地爱其贫:大自然喜爱他清贫的品德。

【赏析】

这是一首托意抒怀的作品。作者在诗中对隐居生活进行了热情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全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意境高远。

首联:“造化愿人少,百草无停春。”诗人以大自然为本体,抒发自己的感慨。造化,指自然造化;人少,指隐居山林的人少了,官场上的人少了。百草无停春,意味着春天的到来永不停息。这两句表明,诗人认为大自然是永恒的,它永远春满人间,而官场却充满了尔虞我诈,让人感到厌倦。

颔联:“遇物辄生叹,终非葛天民。”诗人进一步展开议论,表达出自己的感慨。这里的“葛天民”指的是古代贤明的君王,如尧、舜、禹等。诗人感叹的是,每当遇到事物,总会发出感叹,但最终无法成为像葛天民那样的贤君。这是因为官场上的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让人感到厌倦。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失望。

颈联:“胡为乡与土,颦笑厌我真。”诗人再次表达自己的感慨。这里的“乡与土”指的是隐居山林的生活。诗人用“颦笑厌我真”来表达对自己隐居生活的满足和享受。他认为隐居生活虽然清贫,但却能够让人远离官场的尔虞我诈,过上真正的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尾联:“何如玄洲子,金玉同灰尘。”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进一步表达自己的感慨。这里的“玄洲子”指的是传说中的仙人。诗人认为,与其在官场上沉浮不定,不如像玄洲子那样拥有真正的智慧和才能,即使身披金衣玉帛,也会因失去真正的价值而被世人遗忘。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大自然为背景,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热爱。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动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