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美南国姝,婉娈贞且良。
丹霞制为佩,明月悬为珰。
白玉蓄光采,幽兰含芬芳。
见者咸叹息,不殊古姬姜。
世无蹇脩氏,玉帛谁为将。
默默处重闱,何曾下中堂。
容颜岂不好,揽镜徒悲伤。
但恐芙蓉花,零落随秋霜。
【注释】
- 南国姝:南方的美女。
- 婉娈贞且良:指女子容貌美好,性格贞洁善良。
- 丹霞制为佩:用丹砂制成的佩饰。
- 明月悬为珰:用月亮形状的装饰品作为耳饰。
- 白玉蓄光采:指佩戴着有光泽的玉石。
- 幽兰含芬芳:指佩戴着兰花形制的香囊。
- 见者咸叹息:指看到的人都在叹息。
- 蹇脩氏:传说中的古代贤人,这里泛指贤士。
- 玉帛谁为将:用什么来表达心意呢?
- 默默处重闱,何曾下中堂:默默无闻地守在家里,没有出过门。
- 揽镜徒悲伤:独自照镜子而感到伤心。
- 但恐芙蓉花,零落随秋霜:恐怕像芙蓉花一样的美丽,也会随着秋天的霜降而凋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女子的诗,表现了女子美貌、贞洁、高洁的美德以及她孤独寂寞的生活状态。全诗以“美”“贞”“良”三个关键词为主线贯穿全文,描绘了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子,她美丽善良,却命运多舛,最终只能独守空房,黯然神伤。
首句“彼美南国姝”,诗人开篇便点明了这位女子的美貌。接着,第二句“婉娈贞且良”,进一步描绘了她贞洁善良的品质。第三句“丹霞制为佩”,“明月悬为珰”,则具体描述了她的饰品——用丹砂和月亮形状制作的佩饰。这些细节生动地勾勒出女子的美丽与高贵。
美丽的女子也有着自己的苦闷和无助。第四句“白玉蓄光采”,第五句“幽兰含芬芳”,分别描绘了女子佩戴着有光泽的玉石和兰花形制的香囊。然而,第六句“见者咸叹息”,却透露出女子虽然美貌如仙,却无法引起他人的注意和赞赏。第七句“世无蹇修氏,玉帛谁为将”,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女子命运的无奈和同情。第八句“默默处重闱,何曾下中堂”,则进一步描绘了女子孤独无依的生活状态。
最后一句“容颜岂不好”,则是诗人对女子外貌美的肯定和赞美。但紧接着的一句“揽镜徒悲伤”,却让整首诗的氛围变得沉重起来。最后一句“但恐芙蓉花,零落随秋霜”,则更是将女子的命运推向了绝望的边缘。
这首诗通过对女子外貌美的描述和对其命运的关注,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女性地位低下、命运多舛的现实。同时,诗人通过细腻入微的描绘,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美丽又孤独、既高贵又无助的女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