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访前溪路,熹微日已斜。
入山逢隐士,隔岸见桃花。
绕屋千竿竹,连空万缕霞。
同来向问讯,朝代又谁家。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及主题思想的理解,解答时要结合全诗的内容理解,从诗歌的标题、注释、诗歌的情感等方面进行回答。
“为访前溪路,熹微日已斜”:为了寻找去往前溪的路,天边刚刚露出微光,太阳已经倾斜了。
“入山逢隐士,隔岸见桃花”:走进深山遇到隐居的高人,远远地看见桃花在对岸盛开。
“绕屋千竿竹,连空万缕霞”:环绕着房屋的是千株竹子,连成一片的是万道彩霞。
“同来向问讯,朝代又谁家”:一同前来向他问讯的人,究竟是哪一家世代相传的隐士呢?
赏析:
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山水小诗。诗的大意是说诗人为了寻访去往前溪的路,趁着天色微明,刚跨进山中就遇到了一位隐居的高士。这位隐士正坐在对岸赏桃花,诗人远远地看见了他。接着诗人又看到,周围房屋围绕着的是千株翠竹,整个村庄上空飘荡着万缕彩霞。最后诗人才来到高士的面前,向他询问自己的来意。诗人通过描绘这些自然景色来表现自己对隐者的崇敬之情。
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平仄相对,音韵和谐,朗朗上口。首两句描写游历前溪时的所见所遇;后两句描写诗人到达隐者居处的所见所闻。前三句写景,后一句抒情,情景交融,相得益彰。
【答案】
为访前溪路,熹微日已斜。
入山逢隐士,隔岸见桃花。
绕屋千竿竹,连空万缕霞。
朝代又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