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暝烟岚合,城高睥睨齐。
攀跻兴不极,旷望意还迷。
风壤荆吴际,星文翼轸西。
遗祠深木里,来客拜昌黎。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赏析。
“晓登春台”是全诗的首联,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为下文做铺垫。“山暝烟岚合”,傍晚,烟雾缭绕的山峰与暮霭融合在一起;“城高睥睨齐”,傍晚,站在城楼上放眼望去,只见远处高楼与近处的楼阁相映成趣;颔联“攀跻兴不极,旷望意还迷”,登上高处,兴致勃勃却难以满足,远望令人迷惘;“风壤荆吴际,星文翼轸西”,“荆吴”指楚国和吴国,“翼轸西”借指诗人所在的楚国和遥远的西部;尾联“遗祠深木里,来客拜昌黎”,在深山老林深处有一座古老的祠堂,来自远方的游子纷纷前来拜访。
【答案】
①首联写景。傍晚,烟雾弥漫的山峦与暮色融为一体;②颔联抒情。登高望远,心绪难平,但见远处高楼大厦与近处楼阁参差,不禁让人心生迷惘;③颈联写景。楚国与吴国的边界,在诗人眼中显得格外遥远;④尾联抒情。在山深林密之处,有座古老的祠堂,远方的游子们纷纷前来祭拜;⑤注释:“荆”“吴”指楚国和吴国;“翼”借代诗人所在的楚国;“昌黎”指唐代名臣韩愈。赏析:此诗作于元和五年(810),当时韩愈任国子监祭酒。诗中描绘出一幅晚秋图景,诗人登临高处,眺望四周,心中充满迷茫,既感到壮阔无边的景色之美,又感叹时光易逝之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