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公墩尚在,贾传井依然。
问讯祠前柏,怀予系马年。
并游看玉树,分直想金莲。
已是仙凡隔,衰庸愧后贤。
昌平学宫旁有刘谏议祠,翰林诸寮祭祀则寓止祠堂之下。我过去作为史官曾经两次来到这里,追忆旧游,简写了给吴学士和王徐二太史的信。
谢公墩依然存在,贾传井也仍然如旧。
在祠前向古柏树问讯,怀念着我骑马系留的年代。
并游看玉树之辈,分直想金莲之辈。
已是仙凡相隔,衰庸愧后贤。
谢公墩尚在,贾传井依然。
问讯祠前柏,怀予系马年。
并游看玉树,分直想金莲。
已是仙凡隔,衰庸愧后贤。
昌平学宫旁有刘谏议祠,翰林诸寮祭祀则寓止祠堂之下。我过去作为史官曾经两次来到这里,追忆旧游,简写了给吴学士和王徐二太史的信。
谢公墩依然存在,贾传井也仍然如旧。
在祠前向古柏树问讯,怀念着我骑马系留的年代。
并游看玉树之辈,分直想金莲之辈。
已是仙凡相隔,衰庸愧后贤。
【解析】 这是一首写别情的送别诗。首句“故人千里别”,点出离别,说明送别的时间是远行之后。二、三句点明送别的原因。“观榜曾随骥”,点明送别的原因是刘梅国兄科举高中,所以送别时特意为他送行。“遗诗比赠金”点明送别的手段。 “青天寻蜀道,夜雪度山阴。”两句写诗人在送别后仍不忘对友人的关怀,冒着风雪到山阴送别友人。“明发巴陵渚,烟波愁我心。”诗人在送别后仍念念不忘远行的友人,于是冒风雨渡江送别。
诗句原文 迢递穷山里,君能枉见寻。 松门驻双骑,萝径鸣孤琴。 衣上云岚色,林中经梵音。 应悲市朝客,谁到白云深。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远在群山之中的静谧之所,严嵩邀请友人韩刘二子前来作客,他们骑马驻足于松树环绕的门旁,沿着藤蔓小径弹奏一曲孤独的琴音。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与世隔绝的幽静环境,表达了对友人到来的喜悦之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赠给西泉子的作品。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释义以及注释: 1. 到君衡门下,修竹两三竿。 - 到君:表示拜访某人。 - 衡门:古代隐者所居之处的门,常用以自谦。 - 修竹:指高高的竹子。 - 两三竿:形容竹子数量不多,但显得格外清雅。 2. 高已远人俗,贫能慰母欢。 - 高已:意指高洁,超然物外。 - 远人俗:远离尘世的喧嚣和世俗的纷扰。 - 贫能慰母欢:即使自己贫穷
【注释】 启:指打开。 把酒:斟酒。 门见:看见。 弧:古时丧礼上悬挂的白布,这里指丧事。 履满:穿鞋满地。 洗愁病:消除忧思病痛。 野客:指隐居不仕的人。同襟期:意谓志趣相同。 家事:家事琐事。区区:琐碎。 长者知:了解长者的心意。 【赏析】 此诗是作者奉答符少参先生见贺生男之作。开篇“今旦启茅宇”,“今”即今天,“旦”为早晨,“启”为推开,“茅”为草盖,“宇”为房屋,“今旦”即今天早晨
逶迟松桂林,之子能相寻。 远道惊长别,幽期感素心。 注释: 逶迤曲折的山路通向松林中的桂林,你的儿子能够来相寻。 遥远的路途让我惊心动魄地感到离别的痛苦,幽静的约会让我感动并珍惜彼此之间的友情。 楚台临月迥,章水渡烟深。 注释: 楚台靠近月亮高悬的地方,章水渡过烟雾弥漫的河面。 何物酬佳兴,风窗弹玉琴。 注释: 用什么来报答这美好的兴致,在风中窗户旁弹奏着玉石制的琴。 赏析:
诗句原文: 曲径看花入,幽亭载酒开。 兴迥忘主客,地胜有池台。 晻暧树帷合,逶迤江练来。 已方元亮隐,松菊绕园栽。 注释解释: - 曲径:弯曲的小路。 - 看花入:观赏花朵进入。 - 幽亭:幽静的亭子。 - 载酒:携带美酒。 - 兴迥:兴致很高,情感飞扬。 - 忘主客:忘记了主人和客人之分。 - 地胜:地方景色美丽。 - 有池台:周围有池塘和小台子。 - 晻暧:阴暗而暖和。 - 树帷合
【注释】 奉答符少参先生见贺生男之什 其二: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朋友的,诗中表达了他对朋友生子的喜悦之情。 剥啄(pōzuò):敲门声。 缄题:写上书信或题词。 将雏(zāngcú)新曲妙:指婴儿啼哭之声美妙动听。 遗鲤(yílǐ)故情长:指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儿子嗤(chī)豚犬:指孩子讥笑猪狗。 琼瑶借宠光:指孩子得到父母的宠爱。 夜阑还击节:在深夜仍不停敲着拍子。 转益病夫狂
注释: 1. 夏日江亭赠客:在夏日的江亭中送别客人。夏日,指盛夏时节;江亭,指临水的亭台;赠客,指送别客人。 2. 过雨时:经过雨水之后。 3. 绿树摇南飔:绿色的树梢在南风中摇曳。绿树,绿色的树木;南飔,南风中的凉风。 4. 归客乘流下,扁舟向我辞:归乡的人随着水流下来,扁舟(小船)向我告别。归客,指回到家乡的人;乘流,指顺着水流;下,下来;扁舟,狭长的船。 5. 台临春望迥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理解诗句大意,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分析赏析。 第一联,“挂席爱沧茫”,“沧”“茫”是关键词,“沧”字写出了江水的颜色,“茫”字写出了江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江行的热爱之情。 第二联,“望移城塔远”,从远处看,城塔的轮廓在天际移动;“歌入浦云长”,“歌”指歌声,“浦”指水边,“云长”写出了江边的景致。 第三联,“起鹤横烟屿”
注释: 衡岳无来雁,江漂有蛰龙。 衡阳没有飞来的大雁,江上漂着一只蛰伏的龙。 愁边波浪阔,梦觉云山重。 愁思无边时,波涛浩渺;梦中醒来,云雾缭绕,山峰重重。 定识相逢语,未知同病容。 一定会知道我们相遇时的对话;不知道我们是否都患有同样的疾病。 因思遗远道,何处采芙蓉。 因此思念远方的你,想知道你是否在采芙蓉。 译文: 衡阳没有飞来的大雁,江上漂着一只蛰伏的龙。 愁思无边时,波涛浩渺;梦中醒来
昌平学宫傍有刘谏议祠,翰林诸寮陵祀则寓止祠下,予昔备员史官尝两至焉:追忆旧游简吴学士王徐二太史 注释:昌平学宫旁边有刘谏议的祠堂,翰林院各位官员祭祀的时候会到这个祠下来,我过去曾两次去那里,回忆以前的游览。这里简述了诗人和翰林院官员们的交往情况,表达了对他们的怀念之情。 瀛馆虚尘榻,香灯伴古祠:瀛馆是皇帝读书的地方,空无一人;香灯伴随着古老的祠堂; 注释:皇帝读书的地方——瀛馆,没有人来
注释:泰陵,即大明宫,在陕西省西安市。果园,指大明宫的园林。夕憩,傍晚休息。感述,感怀而作。 赏析:这是一首咏大明宫的五言诗。诗人通过写景抒发自己对大明宫的喜爱之情,并借此回忆往昔与友人的往事。 首句“泰园众峰里”,点出大明宫的位置。众峰,指众多的山峰。 颔联“冬晴雪树稀”。冬天晴朗时,积雪覆盖了树木。 颈联“攀髯悲隔世,种木见成围”。“攀髯”是形容诗人仰望山崖,像攀援着一根长绳向上望的样子
【解析】 “远役逢年暮”意思是说在远征的时候,正值岁暮之时(指腊月三十日)。“危途感命轻”意思是说:险途之中,感到命运之渺小。“长河蟠地险”意思是说:长河环绕着大地。“积雪与天平”意思是说:积雪压得与天相齐。“逆旅悲今古”意思是说:客舍里的人,都为古今之人的悲哀而感到悲伤。“浮云是利名”意思是说:飘忽不定的白云就是追逐名利。“昔闻高蹈者”意思是说:以前曾听说有志士高人隐退山林。 【答案】 译文
注释: 1. 奉使持天节,宁亲捧寿杯。 - 奉使:奉命出使。 - 持天节:手持朝廷的令箭。 - 宁亲:安定亲人。 - 捧寿杯:捧着生日酒。 2. 传车寒色送,歌吹夕阳催。 - 传车:传递消息的车。 - 寒色:寒冷的颜色。 - 送:传递。 - 歌吹:唱歌和吹奏乐器。 - 夕阳:太阳落山的时候。 3. 驿傍河津转,关迎陇月开。 - 驿:驿站。 - 傍:靠近。 - 河津:河流渡口。 - 转:转动。 -
【注释】 1. 赋练塘:即《练塘赋》,为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李御史:即李汉,唐元和时曾任江州长史、刺史等职。父:指李汉之父。 2. 悠然:悠闲自得的样子。 3. 拂榻:把席子推到床沿上,表示起床。 4. 重于盖:比树叶还密。 5. 澄流映若空:清澈的水流映照得天空一片明亮。 6. 深石下:在石头的下面。 7. 夕阳中:傍晚时分。 8. 独有乘骢客:只有骑马而来的客人。骢(cōng)是古代良马名。
【注释】: 初入铨曹 铨曹:即吏部。 肃穆堂阶迥,阴森柏桧齐 肃穆的堂阶高耸,阴森森如柏树和桧树一样排列整齐。 吏人依鹤立,乌鹊傍林栖 官吏们像鸟儿一样站立着,乌鸦在树林中栖息。 水镜悬清鉴,丝纶照紫泥 水镜悬挂在那里,映照着官员们的清白;丝织的绶带挂在官帽上,象征紫金印。 天曹元峻绝,何意得攀跻 天上的官府原来很严肃,怎么想到能升官呢?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