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窥东阁怅无因,得使南邦喜见亲。
清汉波深龙久卧,碧云天杳凤难驯。
功成名遂升平世,溪泛山游矍铄身。
却到锦堂丛桂里,帝台风月自为邻。

【注释】

初谒宫保九峰孙公投赠:这是在初次拜见孙九龄时作的一首诗。

昔窥东阁怅无因:从前曾经进入过皇宫的东阁,但因为某种原因而没有进去。

得使南邦喜见亲:能够到南方去任职,很高兴能与亲人相见。

清汉波深龙久卧,碧云天杳凤难驯:清澈的汉水波澜深广,像一条龙一样,已经很久没有飞翔了;天空碧色如玉,高入云霄,像一只凤凰那样,难以驯服。

功成名遂升平世,溪泛山游矍铄身:我终于完成了我的功名事业,升入了太平盛世,可以悠闲地游览名胜了。

却到锦堂丛桂里,帝台风月自为邻:我却来到了华丽的殿堂,那些繁花似锦的庭院和成行的桂花树中,享受着皇帝赐予的风和月色。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第一次拜见孙九龄时的诗作。诗人以自己之眼观孙九龄,从其外貌和气质上写其“美”,又从其才识和志趣上写其“奇”。全篇以景起,以景结,景情交融,浑然一体,充分体现了盛唐诗人的创作特色。

“昔窥东阁怅无因,得使南邦喜见亲。”开篇便写诗人初见孙九龄时的情景。诗人早年曾进宫读书于东阁中,但因某些原因未能进去,后来终于有机会得以入仕,并被派往南方任职。这一句既点出了诗人与孙九龄的相识经过,也表现了诗人对这次见面的感慨。

“清汉波深龙久卧,碧云天杳凤难驯。”“清汉”“碧云”都是形容水的。“清”“碧”二字用得十分工巧,写出了汉水、碧云的高远、空灵之美。“龙”指孙九龄。“凤”指李白。“龙”已“久卧”,则“凤”更难飞腾。这里暗含两层意思:一是说孙九龄虽然位极人臣,但仍然保持一种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隐者风范;二是说自己虽已功成名就,但仍不能忘情于山水,希望象孙九龄一样,能够自由自在地漫游山水之间。此句运用比喻,把二者巧妙结合,既表现了对孙九龄的景仰之情,又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之意。

“功成名遂升平世,溪泛山游矍铄身。”“功成名遂”四字概括了孙九龄一生的仕途生涯。他年轻时曾在京城做官,后来又被派往南方任职。在南方任职期间,他积极治理政务,深受百姓爱戴。后来,他又被调回京城任职,最终成为了一位有名望的大臣。这两句诗既赞美了孙九龄的政绩和人品,又表达了作者对他的喜爱和敬仰之情。

“却到锦堂丛桂里,帝台风月自为邻。”“锦堂”指华丽庄重的宫廷。“丛桂”指桂树。这句诗的意思是:我现在来到了华丽的殿堂之中,那些繁花似锦的庭院和成行的桂花树中,享受着皇帝赐予的风和月色。这里的“帝风”指的是天子的威风,“月”则是指月光。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皇家生活的向往,又展现了他的高雅情趣。

最后两句:“却到锦堂丛桂里,帝台风月自为邻。”诗人以景结尾,意犹未尽。他来到华丽庄重的宫廷之后,又来到了那些繁花似锦的庭院之中。这些庭院里的桂树香气袭人,月光洒满了庭院,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在这里,诗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与天上的月亮相依相伴。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皇家生活的向往,又展现了他的高雅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