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栏高栋俯江深,萝径松门胜可寻。
祗苑白云生静思,石溪红叶动秋吟。
遥岑不改鸿濛色,清啸如传鸾凤音。
轩盖拥林钟磬发,山僧应记宰官临。
【注释】
观音山: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东街,是福州的名胜之一,为五老峰之一。紫岩太宰:指南宋诗人郑清之(1249—1330年),字亨伯,号竹坡居士,福建福清人。他曾任福州知州、参议等职。这首诗是郑清之于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任福建提刑按察司副使期间,游历福州时写的一首描写福州风景的七言律诗。
【赏析】
首联“危栏高栋俯江深,萝径松门胜可寻。”写登上高耸的楼阁俯瞰福州城,在江边寻找一处幽静的地方以休息。
颔联“祗苑白云生静思,石溪红叶动秋吟。”“祗”即“祇陀”,梵语的译音,意为寂静;“静思”即静思冥想。“石溪红叶”即福州著名的风景点——闽江中的“红叶滩”。“动秋吟”是说看到红叶,触发了诗人的秋天感兴。这两句写出登高临下的感受。
颈联“遥岑不改鸿濛色,清啸如传鸾凤音。”远山依然保持它的苍翠颜色,而清风吹过发出的声音就像天上鸾和凤的叫声一样悦耳动听。
尾联“轩盖拥林钟磬发,山僧应记宰官临。”乘坐着华丽的车子,穿过树林,听到钟磬之声。山中僧人一定会记得这位官员曾来这里游玩。
整首诗歌语言典雅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