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烟松雪散馀寒,蓂荚桃符庆履端。
天地万年吾道泰,阳和四海圣恩宽。
增龄更藉椒觞劝,应俗先传彩胜看。
喜并德邻能枉驾,正依云阙共弹冠。

《元日久庵少宗伯九峰太常集饮》是明代诗人王稚登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竹烟松雪散馀寒,蓂荚桃符庆履端。天地万年吾道泰,阳和四海圣恩宽。

注释:

  • 竹烟松雪散馀寒: 形容新年时寒冷的气氛随着竹子的烟雾和松树的积雪消散了。
  • 蓂荚桃符庆履端: 蓂荚(一种小草)在春天生长,形似八卦中的“巽”,代表着风;而桃符则代表长寿和福气,两者都预示着新年的到来和吉祥。
  • 天地万年吾道泰: 意味着希望世界和平、国家繁荣昌盛,自己的道德也能达到完美。
  • 阳和四海圣恩宽: 阳光普照大地,四海之内的人都感受到皇帝的恩德。这里的“圣恩”指的是皇帝的恩泽,“阳和”则可能指的是皇帝治理下的和平盛世。

增龄更藉椒觞劝,应俗先传彩胜看。喜并德邻能枉驾,正依云阙共弹冠。

注释:

  • 增龄更藉椒觞劝: 在这里,“增龄”可能是指年纪的增长,“椒觞”是一种传统的酒器,这里用来象征祝福。
  • 应俗先传彩胜看: “彩胜”是指用彩色丝绸制作的装饰物,这里可能是在庆祝新年时的习俗。
  • 喜并德邻能枉驾: “德邻”可能指的是有德行的人,而“枉驾”是古代的一种客套用语,意为不嫌麻烦地来访。
  • 正依云阙共弹冠: “云阙”可能指的是皇宫,而“弹冠”是指官员们换戴新帽子的行为,这里可能是在比喻官员们因为得到皇帝的认可和提拔而高兴。

赏析:
这首诗是王稚登在元日与久庵少宗伯、九峰太常等官员饮酒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对国家的期待。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和节日习俗的描绘,以及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展望,展现了作者对和谐、繁荣社会的向往。同时,诗人也通过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态度,传达了对友情和官场交往的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高远,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