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载桥陵得再攀,石房仍宿翠微间。
拜瞻松柏惊时序,来往风尘笑病颜。
幄殿六龙频驻辇,羽林千骑遍遮山。
太平仪典今看盛,薄劣虚惭侍从班。

诗句

  • 六载桥陵得再攀:六年后,我再次攀登桥陵。
  • 石房仍宿翠微间:在翠微山的石头房子中住宿。
  • 拜瞻松柏惊时序:看到松树和柏树,感叹岁月流逝。
  • 来往风尘笑病颜:在风尘仆仆的路上,以欢笑掩饰病情。
  • 幄殿六龙频驻辇:在帷帐中的皇帝频频停辇(停止车驾)。
  • 羽林千骑遍遮山:羽林卫(禁军的一部分)的千人队伍覆盖了整个山脉。
  • 太平仪典今看盛:如今的太平礼仪盛大而壮观。
  • 薄劣虚惭侍从班:自己地位卑微,感到惭愧。

译文

六年后,我又登上了桥陵。在翠微山的石头房子里过夜。看到松树和柏树,感慨时光的流逝。我在风尘仆仆的道路上来回奔波,用微笑掩饰着病情。皇帝频繁地停下车驾,在帷帐中。羽林卫的千人队伍覆盖了整座山脉。现在的太平礼法盛大且庄严。我感到自己地位低下,因此惭愧。

注释

  1. 六载:六年。
  2. 桥陵:桥陵,即唐高宗李治的陵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
  3. 翠微间:翠微山,位于陕西省泾阳县。
  4. 拜瞻:恭敬地观看。
  5. 松柏:松树和柏树,常用于比喻长寿或不屈的意志。
  6. 风尘:风和尘土,常用来比喻旅途劳顿或世事沧桑。
  7. 幄殿:帷帐中的宫殿,这里指皇帝的寝宫。
  8. 六龙:古代帝王的车驾有六个轮子,称为六龙,象征尊贵和权力。
  9. 羽林:汉代的禁卫军,后来成为皇宫的守卫。
  10. 仪典:仪式和典礼。
  11. 太平:国家安定、百姓安宁。
  12. 仪典今看盛:今天的太平礼法盛大且庄严。
  13. 薄劣:地位卑微,谦称自己的才能、德行不足。
  14. 侍从班:侍从的行列,这里可能指宫廷中的侍从或侍卫。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游览皇家园林时的所见所感之作。通过对桥陵、翠微山等自然景观的描述,诗人展现了皇家园林的宏伟壮丽。同时,诗人通过对松树、柏树的描写,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最后,诗人通过对比自身地位与皇帝的尊贵,展现了内心的谦逊与不安。整体而言,此诗体现了诗人对皇家园林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