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双树欲参天,为礼云峰一爽然。
长向省曹迷簿领,忍令心赏负风烟。
静闻经梵千林上,徙倚苍茫独鸟前。
再入南宫容鬓改,山僧犹记昔游年。

【译文】

平坡寺在西山之巅,风景十分奇特峻峭。攀登石阶而登上寺顶,俯视万壑,我为礼敬侍从一直到现在十年了。

进门双树欲参天,为礼云峰一爽然。

长向省曹迷簿领,忍令心赏负风烟。

静闻经梵千林上,徙倚苍茫独鸟前。

再入南宫容鬓改,山僧犹记昔游年。

【注释】

①平坡寺:即今北京海淀区西北的海淀公园内的白颐寿院。

②“入门”二句:指诗人进入寺院后所看到的景象。双树欲参天,意谓双木参天的高大树木。参天,形容枝叶茂盛,高耸入云;“为礼”,是说诗人以恭敬的心情去拜谒。云峰一爽然,意谓云彩缭绕的山峰使人感到凉爽。

③“长向”二句:指诗人在官府中做官,常常被繁琐的文书和公文所纠缠,以至于忘记了欣赏自然美景。

④“静闻”二句:指在寺院中静听佛经和梵音。经梵,佛教经文、梵呗(佛教音乐)等。千林上,意谓寺院周围的树林。徒倚,徘徊不定。苍茫,形容天色昏暗,景物朦胧。独鸟前,意谓一只孤独的大雁飞临前面。

⑤“再入”二句:指作者再次回到京城时,容貌已大变,与当年在山中游玩时不同了。南宫,这里指皇宫或朝廷。容鬓改,意谓容貌改变。山僧犹记昔游年,意谓山中的小和尚还清楚地记得当年作者来山中游览的情景。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游览名胜古迹的诗,写景抒情,情景相融,语言清新隽永,风格自然质朴。

首联写诗人登山所见的景色。“平坡寺在西山之巅境甚奇峻”,写诗人登山所见之景。这一句点名地点,交代了时间,也写出了诗人登山的心境。“攀磴”(爬山)而陟(登),是登高望远的动词,表现了诗人对山中美景的向往之情。“俯视万壑”,是写诗人站在山巅之上,向下俯瞰群山万壑,视野开阔,境界壮阔。“予为礼侍”三句,写诗人在山中礼待僧人,并在此住了十年。这一部分写诗人在山中的生活,也是写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喜爱之情。

第二联写诗人在官府中做官,常常被繁琐的文书和公文所纠缠。“长向省曹迷簿领”,写诗人在官府中工作,常常被繁杂的文书和公文所困扰,以致于忘记了欣赏自然美景。“忍令心赏负风烟”,意思是说,我不忍心让欣赏自然美景的心被纷繁的公文所拖累。这里的“心赏”是指欣赏山水之美,“负风烟”是指被纷繁的公文所拖累。这两句写诗人在官场上的苦闷和无奈。

第三联写诗人在寺院中听经念佛,感受自然的宁静与美好。“静闻经梵千林上”,写诗人在寺院中静心聆听佛经和梵音,周围是一片林木茂密的景象。“徙倚苍茫独鸟前”,意思是说,我在寺院中徘徊不定,眼前只有一只孤独的大雁在飞翔。这两句话写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之情。这里的“徙倚”、“苍茫”、“独鸟”都是写诗人内心的感受。

第四联写诗人再次回到京城,已经物是人非,容颜改变。“再入南宫容鬓改”,意思是说,我再次回到京城时,容貌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这里的“南宫”是指京城或者朝廷。“山僧犹记昔游年”,意思是说,山中的小和尚仍然清楚地记得当年我来山中游览的情景。这两句话写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怀念之情。这里的“南宫”指的是京城或者朝廷。

这首诗通过对平坡寺、西山以及寺庙周边环境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喜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同时,诗人也通过回忆过去的游历经历,抒发了对家乡、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