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战艺场,最荣今日共春堂。
恩沾醴宴花明席,诏锁文闱棘绕墙。
阅尽沙金知力健,坐阑宫烛觉宵长。
凤池老手夔龙望,蚤见华虫补舜裳。

【诗词原文】:

宫保顾公吏侍张公被命校文仆承乏礼曹知贡举予三人者弘治乙丑同年进士也孝皇赐第距今三十有四年矣顾公有诗纪遇志感余嗣和焉

三十年前战艺场,最荣今日共春堂。

恩沾醴宴花明席,诏锁文闱棘绕墙。

阅尽沙金知力健,坐阑宫烛觉宵长。

凤池老手夔龙望,蚤见华虫补舜裳。

【注释】:

  1. 宫保、顾公:官名。宫保是指太子的师傅或太师等高官的称号,这里指皇帝的近臣;顾公是顾应祥,曾任南京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等职,曾主持编纂《大明会典》。
  2. 校文:考试。
  3. 仆承乏:我承乏。意思是说,我有幸担任这个工作,感到惭愧和幸运。
  4. 礼曹:主管礼仪事务的部门。
  5. 知贡举:主考官,即主持考试的人。
  6. 宏治乙丑:指弘治四年,这是弘治皇帝继位的第四年。
  7. 孝皇:指嘉靖皇帝,他的母亲是隆庆帝(明穆宗)的皇后,所以称其为孝皇。
  8. 赐第:赐给住宅。
  9. 顾公有诗纪遇志感余嗣和焉:顾应祥曾作诗记载这次经历,并感慨万千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我继承了他的志向,写下了这首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科举考试结束后,回忆起与顾应祥的友谊以及他们之间的师生情义而写下的。全诗通过对时间的追忆,描绘了作者与顾应祥的深厚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之情。

首联“三十年前战艺场,最荣今日共春堂。”回顾了三十年前与顾应祥一起在战场上奋战的日子,那时是最荣耀的时刻,如今却只能在春天的堂屋里怀念那段时光。这里的“战艺场”象征着战争和战斗,而“春堂”则代表着和平与宁静的生活。诗人通过对比这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当下生活的珍惜。

颔联“恩沾醴宴花明席,诏锁文闱棘绕墙。”描述了在恩典下参加的酒宴和花团锦簇的座位上,皇帝的诏令将考场围墙紧紧环绕。这里的“醴宴”意味着宴会中充满了美酒的味道,而“文闱”指的是科举考试的考场。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科举考试的场景,以及皇帝对自己的恩宠和庇护。这一句不仅展现了科举考试的庄严和严肃,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功名的渴望和执着。

颈联“阅尽沙金知力健,坐阑宫烛觉宵长。”表达了自己在科举考试中不断努力,历经艰辛终于取得成果的喜悦之情。同时,诗人也在夜深人静的宫灯下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这句中的“沙金”比喻了人才如沙金一样珍贵,而“力健”则形容了作者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尾联“凤池老手夔龙望,蚤见华虫补舜裳。”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祝愿。希望自己能够像凤凰一样展翅飞翔,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也希望能够在年轻的时期就看到国家繁荣昌盛的景象。这里的“凤池”象征着高位和权力,而“夔龙望”则是对自己才能的高度赞扬。尾联以华丽的辞藻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和对个人前途的信心。

这首诗通过回忆与顾应祥的友情以及对科举考试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追求和对国家未来的关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