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身夙夜但惟寅,又见彤庭授历新。
楚峤忆家频阅岁,燕郊吹律早知春。
君恩天地应难报,世事阴晴未足嗔。
年去桑榆欣自暖,梦馀蕉鹿勘谁真。

诗句释义

1 看新历自感用韵:这句表明诗人正在观看新的日历,并因之感到有感而作。”新历”指的是新的日历,“自感用韵”则是指诗人因为看到新历,因此产生情感的共鸣,想要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对新历的感受。

  • 新历: 指新出版的日历,通常含有新的一年的日期。
  • 自感用韵: “用韵”即使用韵脚,这里可能指在诗中使用特定的韵部或音节来押韵。
  1. 此身夙夜但惟寅:表达了诗人日夜辛勤工作,时刻都在思考和准备的态度。“此身”指的是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夙夜”意为从早到晚,“惟”是只有的意思,“寅”是古代十二地支之一,此处表示开始。整句意味着诗人不分昼夜地努力工作。
  • 夙夜: 早晨和夜晚,形容非常忙碌的状态。
  • 惟: 只有、仅仅。
  1. 又见彤庭授历新:这句描述了一种更新换代的场景,可能是在宫廷或重要的场合中,人们接收到了新的日历。“彤庭”指红色的大门,象征重要或庄严的地方,“授历”即传授日历,与上一句中的“自感用韵”相呼应,都表达了一种更新的感觉。
  • 彤庭: 红色的大门,常用来形容重要或庄严的场所。
  • 授历: 传授日历,即分发新的日历。
  1. 楚峤忆家频阅岁:这句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楚峤”是楚地的高山,借以象征远方和家乡,“频阅岁”即频繁地阅读日历中的年份。
  • 楚峤: 楚地的高山,这里象征着诗人的家乡或远方。
  • 频阅岁: 频繁地阅读日历上的年份,即每年新年的到来。
  1. 燕郊吹律早知春:这句描写了燕子在燕郊(可能指北京附近)的空中飞舞,预示着春天的到来。“燕郊”是北京的一个地区名,也常作为春天的象征。
  • 燕郊: 北京附近的一个地区,常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
  1. 君恩天地应难报,世事阴晴未足嗔:这句表达了对君王的感激之情,认为即使自己的努力难以完全回报君王的恩情,但依然要坚强面对世间的种种变化和挫折。“君恩”指对君王的感激之情,“天地”象征宇宙或整个世界,“世事阴晴未足嗔”意指世间的变化多端,无法完全预料和控制,但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面对。
  • 君恩: 对君王的感激之情,表示诗人对君王的深深敬意和感激。
  1. 年去桑榆欣自暖,梦馀蕉鹿勘谁真: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哲学思考。“年去桑榆”指时间的流逝,“桑榆”指日落时分,常用来象征晚年或结束。“欣自暖”表示心情愉快,感受到温暖。“梦馀蕉鹿勘谁真”中的“蕉鹿”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用来比喻虚幻或不实之物,“勘谁真”则是在探索真相的过程中的疑问。
  2.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新日历的感慨、对家乡的思念、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人生变化的坦然接受。诗人通过观察日历的变化,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和心情,展现了其深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